央行有利润吗「国企上缴利润多少」
3月8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可用财力,央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这部分资金主要用来留抵退税和增强对地方转移支付,帮助企业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这个消息被市场专业人士解读为变相降准50个基点,可以暂时缓解市场的流动性。
网友的反应则比较真实,直呼:好家伙,上坟都不敢烧这么大的!
我们知道的是,央行跟其他银行不一样,它主要是为了稳定国内经济,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并不对外开放,普通人更是不可能拥有央行的银行卡。
这就有点奇怪了,央行基本上不进行盈利操作,为什么会有上万亿元的利润呢?
要知道,作为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工商银行,2020年的净利润是3159.06亿元。工商银行已经这么厉害了,央行怎么可以赚万亿元呢?
据央行公告显示,超过万亿元的利润并不是去年一年赚的,而是主要来自于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维持在3.2万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0万亿元),这些资产包括:美国长期国债、美国短期国债、其他美国证券、非美元资产等。
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是央行在管理,央行需要确保人民币不要过快升值,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此同时,央行还要确保这么多钱可以保值增值。
据了解,美国5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在1.8%左右,假设央行全部持有长期美国国债,那么央行一年的收益就可以达到3600亿元人民币。
当然,现实肯定会比这个更复杂。举个例子,最近的国际局势动荡,人民币升值成为大趋势。可是人民币过快升值并不是好事,它会让出口的产品价格升高,影响一定的销量。
另外,人民币升值对于国外企业来说是好事。假设一家美国企业在中国借了100亿美元的外债,在中国进行投资,年化利率是5%。1年后,人民币升值5%,这家美国企业相当于白用了100亿美元一年。
如果人民币不断升值并不是一件好事,这个时候,央行就会出手,让人民币升值慢一点。操作的过程有可能是亏本的,但是依然要这样操作,稳定比赚钱更重要。
可能有人会问:“人民币升值对于老百姓来说不是好事吗?4万美元的豪车,到了中国零售价可能要60万元左右。假设1美元等于1人民币,那么中国人只需要8万元就能买到豪车了,这不是挺好的吗?”
假设1美元等于1人民币,超级富豪们肯定开心得不得了,世界首富一定在中国。到时候一定会有人喊:“一个上海就能买下整个美国。”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呢?因为30多年前的日本就经历过日元大升值,一个东京就能买下整个美国。伴随着日本赚钱效应的出现,世界各地资金涌入日本,让日本的经济充满了泡沫。在全球资本把日本股市推向顶峰之后,泡沫突然破裂,无数日本股民瞬间破产,日本很多企业也在股灾中宣告破产。从此,日本经济陷入到了萎靡不振当中。
正因为有了沉痛的教训,我国在人民币升值上一直是非常谨慎的态度。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央行在这个时候突然间上缴了1万亿元呢?
这可能跟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有关,战争、疫情、人民币升值、海外贸易难度增加、企业现金流紧张等诸多因素叠加在了一起,让国内的诸多企业也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万亿如果能适当分配给需要的企业,或许可以让我们在危机中获得更多的缓冲机会。
我们以华为为例,华为在5G和手机业务遭受重大打击之后,华为不仅面临着转型的压力,还要承担现金流短缺的压力。
3月8日,华为被曝发行超短期融资券,融资金额为30亿元,截至目前,开年仅2个多月,华为已经融资3次,总融资额高达110亿元。
据了解,华为之前的融资大多是通过内部融资。不过在最近两年,华为加大了外部融资的力度,截至2022年2月底,华为境内的存续债券总额达到了340亿元。
要知道,华为是一家净利润数百亿的公司,依然面临着现金流短缺的问题,更别提中小企业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创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的产品和过时的商业模式,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创新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