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该怎么买基金划算「目前买什么基金好」
下半年如何布局基金投资,市场有哪些投资机会,哪些领域值得重点关注?7月12日,基金君邀请到资深基金分析师贾戎莉做客中国基金报粉丝会。贾戎莉作为招商证券金融产品研究首席、研究咨询部董事。长期从事基金评价、金融产品研究与投资组合管理等工作,构建了业内领先的金融产品买方研究体系,强调跨市场、多策略配置及深度尽调优选产品。
以下是贾戎莉在活动中分享的精彩观点:
2.去年收益较高的“明星基金经理”,大致分两类:行业方面比较集中的,会随着行业轮动、波动较大;行业配置较为均衡、长期选股能力强的,表现相对稳定。
3.货币政策仍然以稳为主,今年以来利率整体稳定,信用利差收窄,为债券策略提供了良好的收益空间。“固收 ”通过多资产动态配置,可降低利率风险、增加收益来源。
4.建议投资者基于基金经理的长期主动管理能力以及行业前景去配置基金,而不是基于短期业绩表现去做决策。
↓↓点击查看完整直播回放
基金君整理了当天活动的文字实录,与您分享。
中国基金报 江沂 卢慧欣(实习生)
01
如何选基金:
轻择时,重配置,优选标的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最近这半年,A股波动很大,很多普通个人投资者,都经历了“过山车”。您有哪些忠告给基金持有人?
贾戎莉:对基金产品的投资建议,可概括为三句话:轻择时、重配置、优选标的。
1)轻择时。我们不建议大家用基金产品去做择时。从业绩归因的角度来看,择时的整体贡献是负收益。个人投资者的择时往往陷入追涨杀跌的陷阱(从我们观察到的微观数据来看,即使在2019、2020年这样的大牛市里,即使是投资基金产品,仍有不少投资者是亏钱的,主要就是短期择时带来的损耗。从公募基金的业绩归因来看,主要收益也是选股创造的,择时贡献为负值。
2)重配置。金融产品的投资策略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股票型产品之外,还有债券、固收 、量化对冲、多资产等丰富多样的各类策略供我们做选择和配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期限在不同类别的产品中进行多元化的配置,通过产品间多样化的收益来源和较低的相关性去管理整个资产组合的波动,获取合理适度的收益。对不同的产品应该充分认识这类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赚的是什么钱,承担了哪些风险,在极端情况下带来的波动是否能够承受。
3)优选标的。基金优选是个专业的工作,选择产品的难度不亚于选择股票。需要深刻理解策略特征,全面考量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投研体系的稳定性,以及基金公司的公司治理、文化理念等。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我从去年开始买了白酒、医药、半导体、5G等行业基金,有的收益还可以,有的就刚刚回本或者亏损?请问是否应该止盈?行业基金波动挺大的,正确的投资方式是什么,怎么组合呢?
贾戎莉:行业主题基金区别于全市场基金的重要区别就是限定在特定赛道上,一方面取决于行业本身的表现,另一方面取决于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
建议基于长期的行业前景和主动能力去做配置,而非基于短期表现做决策。
应理性看待短期业绩领先的产品。从投资者的实际回报来看,2020年交易损耗(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持有人利润率)严重的产品多为当年收益领先者,多数为行业主题基金。此类产品净值受行业自身Beta影响较大,在板块轮动过程中投资者追涨杀跌行为更加明显,持有回报相对偏低,甚至有部分投资者在高收益产品上承担了亏损。
整体上,对于个人投资者,不建议重仓单一行业主题基金,建议以全市场均衡风格的基金作为基础配置,在行业空间较大、主动管理能力较强的主题基金上做部分配置。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年初的时候我买了很多抗跌的价值风格投资基金,但三个多月,感觉也赚不了多少,反而成长风格的反弹很强烈,请问我有没有必要把价值风格基金换到成长风格呢?
贾戎莉:从风格来讲,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盈利逻辑和收益特征。今年以来,成长风格占优,但并不意味着价值风格后续就没有机会。
市场风格是波动的,但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和盈利能力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建议淡化对风格的追逐,更多关注对基金经理长期投资能力、尤其是绝对收益能力的关注。
事实上,价值和成长并不是绝对的,更多是需要寻找平衡和动态优化。谨防价值陷阱和成长泡沫。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这几年我定投了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感觉沪深300前两年盈利更好,但今年就不如中证500,请问我现在要追加投资,应该选沪深300,还是中证500?有没有必要选指数增强基金?
贾戎莉:长期来看,可以选择中证500指数。
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合理,结构分化差异较大。从宽基指数的估值水平及业绩增速来看,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处于估值相对合理偏低、成长性良好的可投资区域。
指数增强产品可以获得指数的长期系统性收益叠加超额收益的双重收益。尤其是私募指数增强产品,较高、较稳定的超额收益使这类产品的主要矛盾从贝塔转移到了阿尔法。对量化投资而言,中国市场具备丰厚的超额收益土壤,持仓分散、迭代能力强、收益来源丰富的指数增强产品,能够比较好的捕捉超额收益、应对市场波动。
优选产品应聚焦管理人投资逻辑与管理能力,体现投研深度构建的护城河优势,其较稳定的超额收益优势在中长期仍然显著,适合长久期高风险高收益偏好资金作为长期收益来源。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您好!实践证明,炒股不如买基,但面对震荡市,选基难度也很大。请教如何选择和运用FOF来应对震荡市?谢谢!
贾戎莉:和上面问题类似,FOF是个高效的投资解决方案,也并非机构专属。个人投资者也完全可以借鉴。
作为海外机构投资管理的成熟模式,FOF解决了资产策略配置及专业分工两大问题。随着市场波动加大,单资产单策略难有稳定收益;私募市场策略丰富多样,优秀管理人逐步成熟、细分领域优势凸显,FOF成为机构资金主流配置模式,通过策略配置和管理人优选可高效实现我们的资金投资目标。
02
选择行业较为均衡的基金,
较不易收到板块轮动的影响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近几个月新能源涨幅很大,去年亮眼的明星基金经理收益很一般甚至靠后,在这样的局面下应该如何合理配置自己的基金投资?
贾戎莉:今年以来行业分化非常剧烈,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结构极致分化、剧烈收敛和风格轮动三阶段,投资难度大幅增加。行业方面,资源、新能源、医药和电子领涨,非银、家电、军工、房地产、农林牧渔下跌。
去年收益较高的“明星基金经理”,分两类:行业方面比较集中的,经历板块轮动时,波动较大;行业配置较均衡的,基金经理长期选股能力较强的,会更稳定。
投资基金产品的本质是持有人委托基金管理人实现投资策略。从买方视角出发,我们在管理人的深度尽调与优选的工作中,应建立在对策略特征、盈利逻辑的深度认知上,独立、客观、全面考量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投研体系的稳定性,以及基金公司的公司治理、文化理念等重要因素。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现阶段投资权益类基金,是否只有定投这一种方式比较好?您还有什么投资基金的好方法吗?
贾戎莉:对于稳定的现金流,比如工资收入,也可以通过定投的方式平滑买入成本,实现长期投资。定投的优势是匹配稳定现金流,平滑成本。
从资产配置和投资方案来说,应该考虑投资目标,制定相应的产品配置方案。通过基金优选去获取收益;通过科学、合理的产品类别搭配,使用多样性去管理风险;通过适时的组合再平衡去不断地优化迭代。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我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定投、本来六月底已经盈利5%,但最近市场波动,账户里的盈利接近零,请问我该怎么办?需要先赎回,等低位再进吗?
贾戎莉:定投最重要的是持续投资、平滑成本。震荡时期更应该坚持定投。
标的上可以选择一些主动能力比较强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
03
今年市场风格明显切换
新能源和科技板块逆势崛起
消费板块长期看好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贾总,你好。A股市场今年呈现出巨大波动,前期看好的大蓝筹跌跌不休,新能源和科技板块逆势崛起,市场风格明显切换,这对普通投资者难度极大,请问下半年你看好哪些板块,怎样去投资这些板块?
贾戎莉:中国经济处在一个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从产业发展方向、行业景气和企业盈利情况来看,科技、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对社会效率的提升、结构的健康和财富的创造是非常重要的,消费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从企业盈利来看,医药、电子、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工等盈利增速和确定性都比较好。科技、消费医药、周期都有机会。但比行业赛道更重要的是,自下而上精选公司。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可以通过行业配置较均衡的产品去参与市场,聚焦在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上;也可以通过多个主题基金去做分散化配置。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消费板块经过上半年行情震荡后,我想请问您对下半年消费板块有何预期?相关的行业主题基金会不会有更多机会呢?
贾戎莉:消费行业涵盖范围很大,子行业众多,从长期来看也是出牛股的赛道。从行业盈利属性来看,国内消费板块长期表现出较高、较稳定的盈利能力。但更不容忽视的是行业所蕴含的自下而上的阿尔法挖掘机会。
长期来看,相关的行业主题基金仍然是看好的。但短期内会受到估值偏高、性价比降低的一些影响。目前整个市场处于估值与盈利匹配驱动的再平衡过程中,等估值再度合理后,相关的行业主题基金后续仍然是有机会的。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贾总,你好。你如何看待白酒版块最近调整。下半年,布局偏成长的基金多一点还是偏价值的基金吗?
贾戎莉:白酒板块的调整是对过去两年大幅上涨和估值抬升的合理修正。从投资视角来看,没有绝对好的行业和公司。在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的审视比较中,也是市场动态平衡过程的选择。
事实上,价值和成长并不是绝对的,更多是需要寻找价值与成长的平衡和不断的动态优化。谨防价值陷阱和成长泡沫。配置上建议成长与价值兼备。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股票市场结构性牛市持续了2年半,好赛道股票都不便宜了,3—5年中长期视角,您看好哪些板块?
贾戎莉:是的,所以今年以来投资难度是明显加大的。
展望未来,中长期的视角来看,科技、消费是重要的经济转型和投资布局的方向。随着流动性从宽裕回到中性环境,以及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估值与盈利匹配的逻辑将成为重要的市场内在驱动力,核心资产和热门板块的走势或将持续分化,优选产品配置均衡、注重性价比、超额收益稳定性较高的特征有望保持优势。
04
从四个层次去应对市场波动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投资具有不确定性,怎么样配置资产应对不确定性达到稳定投资的目的?
贾戎莉:近期A股市场的剧烈震荡与分化使“应对波动”成为投资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对市场波动的认识应贯穿始终。我们认为对市场波动的应对应包含以下四个层次:
1、 理解波动
任何一类投资策略都有其相应的投资逻辑、收益来源和固有的波动特征。脱离收益和期限单独去谈波动是没有意义的。股票多头策略天然是长久期、高收益、高波动策略,权益市场波动带来股票多头策略的回撤,首先是策略属性决定的,其次才是市场的估值、结构分化与再平衡等因素驱动的。高波动策略在组合中的占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合整体的波动水平,这个比例应该首先与投资期限和风险偏好有关,而不是由短期涨跌幅决定。
2、降低波动
在股票策略内部,波动与组合集中度、估值、交易频率有关。从近期的情况来看,持仓集中、持仓标的估值偏高的产品波动较大。组合结构较分散、估值合理偏低、强调逆向投资的产品波动较小。
中低波动的策略如量化对冲、固收 、部分CTA及套利类策略是组合天然的稳定器。量化对冲策略从消除系统性风险角度出发,同时构建多空头寸对冲市场风险,超额收益来源丰富,高度分散的持仓和迭代能力能较好地适应极端分化、热点轮动等市场环境。
债券策略作为传统的绝对收益策略,当前时点配置性价比较高,中长期安全边际较高。对于债券策略而言,叠加权益增强能够较好地平衡利率风险与收益,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适度提升收益,整体表现稳健。
多资产策略根据不同资产和策略间的相对价值进行资产配置,可有效降低单一资产波动。
3、 利用波动
近期风险资产波动率明显上升,大宗商品价格受益于需求回暖和供需缺口,CTA策略通过趋势跟踪、动量及反转信号等一系列交易信息,或从供求关系势等产业基本面信息,做多或做空一篮子商品期货获取收益,整体受益于波动率的上升。
4、 管理波动
风险、收益的平衡与优化,是投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目标。对确定性的追求更是投资者永恒的课题。每一次市场的剧烈波动都是对投资策略的压力测试。优秀的产品体系应提供足够的广度与深度,以较高的确定性获取不同策略赛道上的管理人优势,对业内各类主流策略进行充分覆盖和优中选优。从跟踪情况来看,不仅仅在近期,更是在近几年来基础资产大幅波动、市场风格切换轮动的背景下,优选产品体系整体表现出稳定的策略特征、丰富的收益来源和优秀的管理能力,为前瞻性地应对和管理市场波动提供了优质工具。
05
央行降准,下半年货币政策以稳为主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贾总,您好!上周六央行突然降准,释放大量流动性,不知您如何看待这一行为对下半年基金的影响?
贾戎莉:此次降准速度快、范围广。从宏观背景来看,宏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疫情扩散可能成为影响下半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重要因素;国内通胀预期企稳、消费尚待恢复。但降准不等于货币政策全面宽松,仍以稳健中性为主基调,政策意图更多在于降低企业成本。降准有利于缓解市场对流动性和资金面的担忧,在以稳为主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尤其在当前的中报披露季,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仍是市场关注的主要矛盾。
对基金投资而言,目前股债都有较好的投资环境,商品更多是基于策略而非商品价格。景气较高的新能源、半导体等科技龙头仍是市场关注重点,长期稳定增长的消费医药、低估值蓝筹也具备长期战略价值。基金投资的核心仍然是基金经理的长期阿尔法。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未来1年美国收紧流动性是大概率,1年左右视角看,是否可以做些防守型的配置?增加债券减少股票?
贾戎莉:从经济增速、增长质量和利率环境来看,中国市场仍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场。
货币政策仍然是以稳为主,今年以来债券收益率波动不大,利率整体保持稳定,信用利差有所收窄,为债券策略提供了良好的收益空间。作为传统的绝对收益策略,债券策略的中长期收益确定性较高。当前收益率环境下的票息及持有策略仍有优势,久期与杠杆管理可适度增强收益。优秀的“固收 ”策略通过动态配置,合理搭配权益、对冲、套利等策略,能降低利率及信用风险,增加收益来源,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及稳健的超额收益,在相对较低的波动水平上实现稳定的长期回报。
对股票多头策略而言,目前市场整体估值趋于合理,结构分化差异大,成长股表现较价值股活跃,个股超额收益机会显著,尤其是强调逆向投资、配置相对均衡的主观多头策略,及持仓分散、迭代能力强、收益来源丰富的指数增强策略。
展望未来,股债都有投资价值,具体配置主要是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做好合理的配置,优选靠谱的基金管理人,大概率会获取符合预期的风险回报。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长按以下二维码,与3万人高质量交流理财
”暴富“许愿键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