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银行承兑问题「鞍钢收购」
导读:随着央行和鞍钢股份的相继澄清,市场各方自然松了一口气,但同时,新的疑问又随之产生,这家让鞍钢股份这样的超大规模央企踩雷的“个别财务公司”到底是何方神圣?在其此次承兑汇票违约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news)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纪沐阳@北京
编辑:翟 睿 @北京
8月1日,鞍钢股份(000898.SZ)的一则公告曾一度引发市场恐慌,并由此引发热烈讨论。
当日晚间鞍钢股份发布信息称:截至7月31日,公司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3.38亿元出现逾期未偿付情况,另有未来可能被后手贴现方追索银行承兑汇票4.94亿元,分别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64%和0.94%。
虽然鞍钢股份其后一再表示该承兑汇票的违约对公司影响不大,并称“由于公司生产经营稳定运行,资金较为充足,2019 年1 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人民币20.09 亿元。因此,上述银行承兑汇票逾期未获偿付,不会对公司当期现金流构成重大影响。”但却因该事件的重大无先例性,引发了外界诸多揣测。
银行承兑汇票,简称银票,常规意义上,是由采购方出票,向采购方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票据到期日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在常人理解中,因有银行作为信用背书单位,银行承兑汇票实质违约是基本上不存在的,而此次鞍钢股份的踩雷,则让市场恐慌怀疑银行信用体制的崩塌。
的确,除非是交易过程存在违规或者是票据本身存在问题,基本上至今未发生来自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违约的情况。
面对市场的纷纷揣测,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在其官网发布《有关情况的说明》称,已经注意到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有关金融机构开出的部分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未获清偿的事情。但据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排查,其便是该公告所指“金融机构”为个别财务公司,不是商业银行。
8月5日午间,鞍钢股份也再度现身辟谣发布补充公告,在证实了其未获偿清的银行承兑汇票来自于个别财务公司外。其还强调"公司持有的商业银行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均正常兑付。"
随着央行和鞍钢股份的相继澄清,市场各方自然松了一口气,但同时,新的疑问又随之产生,这家让鞍钢股份这样的超大规模央企踩雷的“个别财务公司”到底是何方神圣?在其此次承兑汇票违约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1)雷区前兆:意料之中的违约
早在2018年11月的一则传闻或就已经为鞍钢股份此次踩雷事件预示了前兆。
2018年11月20日前后,有消息称一家大型央企发告用户书,将拒收8家银行、8家财务公司的承兑汇票。
随后,据有媒体报道,这家拒收这16家金融机构承兑汇票的大型央企为攀钢集团,在其拒收的8家财务公司名单中,有去年已经“爆雷”的宝塔石化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亦有在近年来一直遭受债务危机的海航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还有在近期也传出资金链断裂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当然也包括风头不减的复兴国际财务有限公司和恒大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虽然上述媒体声称该事件经由攀钢集团财务部门有关人士确认,并表示该有关人士称“不在收取原因系16家企业尤其是一些财务公司跟集团和集团旗下公司之间存在延期支付,收不到款的问题。”
但或许是因为该事件影响过于重大,2018年11月23日,攀钢集团便在其官网发布声明澄清上述传闻称 “经本公司确认,该信息不属实”,“公司以及下属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从未发布该名单和‘告用户书’”。
熟悉我国钢铁产业的市场人士应该知道,攀钢集团与鞍钢集团关系匪浅。如今的鞍钢集团便是于2010年由原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和攀钢集团联合重组而成。攀钢集团由此成为鞍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鞍钢集团同样也是这3.38亿银行承兑汇票违约事件主角鞍钢股份的控股股东,其持有鞍钢股份53.33%的股份。
正如半年多前,媒体引用攀钢集团财务人事的解释有关金融机构承兑汇票时所称“一些财务公司跟集团和集团旗下公司之间存在延期支付,收不到款的问题”,显然,由这些财务公司出具的银行承兑汇票问题早在2018年下半年便已经开始显现。
而时至今日攀钢集团的兄弟企业——鞍钢股份所出现的“踩雷”事件,也似乎从侧面证实了斯时攀钢集团因担忧银行承兑汇票的兑现问题而将部分金融机构拉入“黑名单”的消息也并非空穴开风。
“攀钢集团与鞍钢股份同系一支,其业务模式也基本相同,所以与两者有合作的金融机构自然也存在诸多重合。”8月6日,一位接近于鞍钢股份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讯透露,此次引发鞍钢股份银行承兑汇票违约的金融机构早前亦与攀钢集团有过合作,不过在2018年底,攀钢集团一方就的确已经开始减少与之来往。
该知情人士还承认,这家在央行沈阳分行8月4日发布的《有关情况说明》中所称的“个别财务公司”,其名字的确疑似曾出现过在2018年11月时市场流传的那份被攀钢集团否认过的告用户书中。
“这家财务公司的母集团目前正处是多事之秋之时,其财务公司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违约并不让人意外,在一定程度上说,鞍钢股份方面应该早就对该事件的爆发有所预期。”另一位接近于该违约事件的有关人士也向叩叩财讯表示一家资产曾一度超过万亿规模的超大型集团企业或是该次银行承兑汇票违约事件的始作俑者,而这家集团的名字也正好在上述曾遭攀钢集团否认发布的告用户书中榜上有名。
2)“个别财务公司”迷踪
正如上述接近该违约事件的有关人士所言,这家引发鞍钢股份银行承兑汇票的“个别财务公司”的母公司被指向了一家曾是国内首曲一指的集团,不仅在行业内赫赫有名,该集团在资本市场中,也曾因名下有多家上市企业而自成一“系”。
公开资料显示,该集团成立至今已20余载,从2000年左右开始布局发展类金控模式,至2017年之前都可谓发展得顺风顺水,从一家行业集团俨然变身为一家综合商业集团,产业一度涉足国内外多个行业,且旗下还曾持有银行、保险、证券、互联网金融等多家金融机构股权。
但2017年之后,国内金融大环境的变化叠加其此前高速发展所遗留的后遗症并发,这家充满争议的集团开始屡现“大厦将崩”之态,让众多资本人士皆感叹其“眼见其起高楼,眼见其楼倒了”。
为解决目前深陷其中的困境,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该集团的主要任务便是处理有关资产。其掌舵者还曾公开表示,2018年中该集团处理资产达数千亿,而2019年处理资产的速度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是外界看到,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该集团旗下的大量资产被挂牌出售,其中包括数家酒店和遍布纽约、西班牙等世界各地的房产,同时还有数家金融项目的股权也被打包转让。
“该集团最近的一单资产转让是位于某金融中心城市的一家五星级旅游酒店。”上述接近于该违约事件的有关人士透露,该酒店地段非常优越,而该市的五星级酒店资产本就是稀缺资产,当地已经多年未有五星级酒店转让,且预计未来几年内该市也将少有如此优质的酒店投入市场。
据叩叩财讯查阅该酒店的挂牌转让信息显示,上述五星酒店所对应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目前正在挂牌期,挂牌底价约8亿元,但买家同时还需一并承担其近十亿元的债务。
虽然该集团已经大力着手处置有关资产以瘦身并同时缓解其紧绷的资金链,过去一年多里,处理的资产也以数千亿记,但种种迹象表明,作为曾经的巨无霸集团,至今依然还未能获得喘息的生机。据该集团2018年末有关财务数据显示,其资产负债率依然超过70%,净利润亏损近50亿。
近期,该集团旗下P2P平台的多个项目产品被投资者投诉称已经逾期两年却不返本金与收益。
事实在,就在鞍钢股份所持其出具的银行承兑汇票爆雷的几天前,该集团旗下的一支债券规模十余亿的债券也出现了违约,值得注意的是,该债权还一度被评级机构评为AAA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