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的销售渠道「十堰城投债券」
要想买城投债券,就要先知道债券的交易市场。
城投债券在二级市场里面的交易场所,主要分三大类;
一、交易所市场
包括上交所和深交所,我们走资管买的城投债券大部分都是在上交所流通,叫上海证券交易所固定收益平台,简称沪市固收。
里面流通的债券分三大类:大公募、小公募和私募类,这个主要是根据发行人资质条件,准入管理流程,交易方式,投资者数量定的。
1、大公募
对城投公司资质要求最严格,比如股份公司净资产不低于3千万;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不低于6千万,累计债券余额不超公司净资产40%等等;债券评级必须达到AAA级‘’由证监会审核,协议交易,也可以竞价撮合交易。投资人数无限制。
这类城投债券可面向公众,但收益率很低,一般三点几,没几个小散户去买,这类资产更多是供给货币基金、部分债基,也会有部分机构在二级市场里面做短线。
大部分人是买货基和债基时,不知不觉中,间接配置了。
2、小公募
资质要求跟大公募相似,债券的评级一般为AA或者AA 多;交易所预审,证监会简化审核,满足条件可以竞价交易,协议交易;只有合格投资者才能购买,人数无限制。
收益率在五六个点的多,更多是卖给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等。
3、私募债
资管产品主要配置对象,对发行人实行负面清单;去交易所预沟通、证券业协会事后备案;协议交易;仅限合格投资者购买,不超过200人。
以上三类只有大公募才面向公众投资者发行,但收益很低,还跑不赢小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所以真正的直接参与的玩家也很少;小公募和私募债都要求必须是合格投资者,这类的买家主要就是持正规金融牌照的保险、银行、期货、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信托等机构。这些机构跑去买了城投债券后,包装成净值型的理财产品,再卖给合格的个人投资者。
这些机构里面,保险更偏向于保险性质的,理财类的少;商业银行理财部分,很多人即使买了也不清楚具体买的是啥;有期货公司做的专门投向城投债券的资管产品有运作比较成熟的;证券公司做的更多是拿去买股票,能按固收类给出的基准利率一般在四个点左右,没啥优势。
拿去主要买城投债券的收益率能稍微好点,目前只有用私募、公募基金、期货、信托的牌照去做。
走私募或者信托的起投门槛太高,要一百万起投,而且很多还在用原来的非标思维,虽然是拿去买城投债券,但产品只配置一只城投债券,优点是项目经理的谈判成本低,搞定一家城投就可以。
走公募和期货公司去买城投债券,他们的思维更符合资管新规的要求,产品组合配置单只债券比例上限是25%,净值化管理。缺点是谈判成本高。
未来趋势还是要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一只产品配置多只债券,风险更分散,也更合规。
只配置单只城投债券类似精准定向打靶,要么中,要么不中。
二、银行间市场流通
商业银行之间买卖城投债券大部分都是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以沪深交易所里面债券的存量一直都比较少,交易不活跃。
最初时,商业银行也是在交易所里面交易,但因为监管跟不上,商业银行跑去买卖股票,给炒股的人融资非常严重,然后引发了监管层担忧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爆发,最后上面痛定思痛,在1997年6月6日时正式成立了银行间市场,所有银行之间交易债券强制转向银行间市场。
这一类的债券类型就包括:超短期融资券(SCP)、短期融资券(CP)、中期票据(MTN)、资产支持票据(ABN)、项目收益票据(PRN)、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
这个市场交易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跟我们没啥关系就不再去详细介绍。
三、银行柜台债市场
这一块可以去银行网点或者银行APP上买债券,但它主要就卖点国债、地方债或者政策性银行债,收益率一般二三个点,比小银行存款利率低,我也没看到过有卖城投债券的。
城投债券它也可以分数十种类型,风险分级层数也较多。
因为我们对最低收益有要求,至少要比银行理财高两三个点才有点搞头,如果只有四五个点,那还不如直接跑去买小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所以未来至少也要有6-8个点预期,我们研究和跟踪的对象主要还是小公募债和私募债。
只要是上市了的标准资产类的城投债券都还好,兑付顺序都最最靠前,都优先于非标。
要知道:
标债下面还有定融;
定融下面还有非标类的私募、信托;
面向散户募集的非标下面还有租赁;
租赁后面还有小贷;
小贷后面还有过桥;
所有资金后面还有银行,银行才是走在最后面给大家压惊的大扛把子。
实际上城投融资来源中,有超过70%是来源于银行贷款,有超过20%以上的是来源于发标准债,剩下的渣渣才是非标业务。
能给小散户直接买城投债券的通道太少了,门槛最低的估计也就只有走三十万起投的资管通道去买到城投债券,其它通道要么门槛太高,要么是收益太低,至于起投门槛更低收益又不差的合法合规通道,个人暂时还没发现。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