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求中国还清朝债券「2019年 为了打击中国 美国人要求中国偿还清政府发行的债券 」
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这个荒唐的举动,也让两国经济跟着一起倒霉。
在2019年,美国内部都有很多声音希望“贸易战”能早点结束,让经济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去,可是还有不少“脑回路惊奇”的美国人,却希望这样这场无硝烟战役能够持续下去。
他们的理由千奇百怪,其中最为离谱的,便是着眼于上世纪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发行的一些债券,要求中国进行偿还,觉得用这样的方式来打击中国,还能带来天价的收益。
这件事,就连美国的彭博社都感觉到不靠谱了。
债券问题的背后其实,美国有人提出这种荒唐的方式并不是第一次了,只是之前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注意。
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外国主权豁免法》的法案,这里面详细规定了,外国国家的“商业活动”不被豁免。
也就是说,美国人可以在自己国家里面随意控告任何外国政府,只要是属于到经济活动的,就可以控告,而且美国政府还会选择受理。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后来有几位公民就开始蠢蠢欲动了,里面出名一点的便是美国公民杰克逊,他早已准备多时了。
原来,他用了多年时间,将已经变成废纸的清政府发行的“湖广铁路债券”全部给收了回来,然后去控告中国,要求赔偿债券连本带利共计1亿美元。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消息传回国内,舆论也是一片哗然,大家纷纷开始研究这件事的起点是什么。
原来,20世纪初晚清政府已经快要灭亡了,他们为了修建湖广铁路,和当年的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这四个国家的银行签订了一项“借款合同”,然后清政府就东施效颦发放了债券。
然而,要知道当时铁路的建筑权已经不在清政府手里了,而是在八国联军的手里。
这些豺狼虎豹光是凭借各种特权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铁路修出来也是方便他们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所以辛亥革命后,债券变成了废纸,也没人提到这件事了。
可笑的是,在这所谓的债券失效百年之后,杰克逊等人提出的索赔案件的传票,还真的到了中国政府手上。
有关专家马上就开始了缜密的研究,也和对方政府进行交涉,最起码的一点,中国不能受到外国法院的直接管辖,再次,这样的旧债也不可能去还,于是,传票很快就被原件退回。
当时中美两国的关系已经缓和了,结果这传票的事情还被寄来了三次,当然也被退回了三次。
可这件事放在当时实在是太小了,还没怎么进入大众视野,时间来到1982年,美国阿州东部的地方法院直接作出了“缺席判决”,竟判中方向美方提供4000万美元的赔偿。
中方没啥反应,美国国内舆论却沸腾了,很多人似乎看到了“财富密码”,只是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变现而已。
没多久,美国的国务卿还访华了,双方也很快提到了这件事,不过美国国务卿给出的理由却是:美国是三权分立的体制,所以政府没有办法干涉法院的判决。
这中方自然不愿意了,你美国虽说是“三权分立”,可政府只能和政府打交道,要真的按这个算法,那过去美国欠中国的同样不少,真要让美国赔,美国根本没法偿还。
国务卿没有达到目的,回国之后,美国内部更是兴起了一阵声音,要求扣押中国的财产。
中国法律方面的专家和国际关系学家也在研究着这件事,他们认为解决这种事情,要从三方面考虑。
其一,自然是因为对方的“扬言”其实是一种政治压力,不太可能直接成为行动,就算他们真的要采取扣押的方式,也必须要和这项债务有关,那些停靠在美国的飞机、轮船,没有任何一个是跟湖广债券有关。
其二,因为阿州法院给出的是“缺席判决”,那么如果真的要去阿州法院出庭,那么必须要抗辩,声明美国地方法院无理由管辖中国政府,这是立场。
最后一点,则还是要采用外交渠道去和美国政府交涉,他们虽然是三权分立,可是同时又是三面合一,美国国会明明是有规定的:如果遇到法律案件,涉及到对外关系或重大问题,那么国务院可以议政,对法院产生影响。
这三点建议很快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外交部的同志们也召开了一次会议,专门来详尽讨论,结果是决定让两名专家飞往华盛顿,对湖广铁路债券可能引起的各种后果进行详细的调查。
经过广泛的接触和了解,专家们也很快搞清楚了状况,这也坚定了我方处理这一问题的决心。
美国也派出了一个法律代表团前往北京,和中国法律专家进行接触。
第一次谈判的结果,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由美国国务卿发文件,表明湖广债券涉及到了中美之间的重大利益,希望对方对中国的立场充分考虑和重视,中方也可以应法院之请出庭抗辩。
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抗辩”绝不是“应诉”,要在法庭上说清楚为何中国政府不能够应诉,这是立场和原则。
1984年,也就是距离第一轮谈判两年之后,美国阿拉巴马州东部的这家地方法院撤销了杰克逊等人提出对的赔偿4000万美元的判决。
美国国务卿再度访华后,也带来了信息:撤销判决只是正式审理的开始,如果中方不应诉,那么法院也可以再度判决。
中方的意见更加坚决了:坚定信心,抗辩而不应诉。
后来的谈判中,中方政府依旧坚持原来的立场,申述美国地方法院对于湖广铁路债券没有管辖权,不过愿意请美国律师进行抗辩,这是最后的让步。
中方代表团的团长语气温和地说:“我们这样做,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先生不应该再有疑问了。”
这次,美方团长说:“回国后,我将禀告我国政府,将从法律角度向政府提出建议,大约周期为两周。”
后来,美国政府向法院发出了一份文件:1976年通过的《外国主权豁免法》应无回溯力。
这个回溯力的具体含义,便是宣布这项法案没有权力去干涉1976年之前出现的经济案件。
这样一来,由于没有了“回溯力”,杰克逊等9人以中国清政府湖广铁路债券为内容的案件因没有管辖权最终被撤销。
这场风波长达5年的时间,美国错在先,可他们还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
因为,他们还是在维持着自己的法律,而中国也同样坚定了自己的立场,绝不会承认别国对于本国具有什么管辖权。
当然了,面对一些奉行所谓《外国主权豁免法》的国家,中国同样提供了榜样,这种法案,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而言本来就非常荒唐。
在当时,这起案件也被定义为具有历史意义。
湖广债券竟“死而复生”本来这件事都已经过去了,双方经过谈判也都解决好了,就该盖在历史之中。
然而,到了2019年,这些早已被翻篇的老事又被再度提起,大家都没当回事,毕竟历史已经给出结论了。
彭博社报道:以美国田纳西州农场主毕安卡为首的美国人,持有着1911年清政府为修建湖广铁路而发行的债券,他们中同时有人拥有1913年民国政府发行的“黄金融资债券”。
这些债券都已经失效,彻底变成了“古董级”,顶多有那么一点点的收藏价值。
所以,在美国的eBay网站上,只需要几百美元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这些债券,可毕安卡等人却坚信着这些债券的价值高达上千亿美元,如果再算上利率和通货膨胀率,这笔钱几乎和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相当了。
如此异想天开的想法,美国还真的有人能够提出来,这已经算开了眼了。
同时,美国彭博社还报道了,他们在2018年8月还曾去拜访过特朗普,说的就是这些债券的事情,看看特朗普政府对此究竟是什么样的表态。
上世纪被撤回的案子,并没有让所有美国人松口,在2005年到2009年的时候,还有一些拿着民国政府债券的美国人跑到美国的法院去告,不过这些都是法院给直接驳回了。
毕竟,这种债券对美国没有“直接影响”,再说,美国没有参与过涉及这些债券的对华贷款。
后来这些事之所以能被人关注到,出了在“贸易战”的背景之下外,还涉及到了美国本土的“诈骗案”。
据美国媒体报道,有两名美国男子向数十名美国老年人售卖这种债券,他们忽悠老人,这种债券价值数千万美元,以此诈骗了三百多万美元,结果当事人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直接送到了法庭之上。
那么,这个时候,呼声最高的,必然是犯罪嫌疑人。
其中一位名叫卡德维尔的人就坚称这些债券是“有效”的,因为如果美国政府承认了这件事,他就能够给自己脱罪,所以他的嗓门必须要大。
特朗普当时给人的感觉是“不靠谱”,可一位美国杜克大学法学和主权债务专家的人都认为,特朗普根本不会这么做,他还提到,那些在美国财政部里工作的人,都不会干出这种愚蠢的事情。
翻开这件事的始末,其实也不难看出,那些居心叵测的人,都是想钱想疯了。
湖广铁路的债券是清政府跟四国签订,期数是40年,数额为600万英镑,从1936年开始,就没有人再支取利息了,到1951年理论上本金到期了,也没人要求偿还。
因为,出资的是他们,收益的也是他们,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笔钱没有任何理由去还。
而杰克逊等人的状告就更为明显了,在70年代之前中美又没有建交,于是,在中美刚刚建交不久后,他们就开始行动了,于是这件事被有了定论。
再到后来的二十一世纪初和2019年,这件事被不断提起,不管他们怎么算的账和算的多少账,都是没有办法兑现的。
总的来说,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要钱也是要讲究规则。
这件事,就连美国人自己都觉得丢人现眼,大家也就一笑了之了。
可某些持有者就是要觉得这些“古董”拥有了非同一般的政治价值,不仅卖力吆喝,也有可能让自己发一笔横财。
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美国政府谈到“钱”的时候绝不会心慈手软,他们已经在无数事情上四处要着一些不合理的赔偿,就跟着当了“老赖”。
若是这些废纸真的能卖些什么东西回来,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条“一石二鸟”的路子。
这些债,注定也都是恶债,若真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那恐怕就是不断在提醒中国人过去受到欺辱的那段历史了,更是在让中国人昂首挺胸,坚定不移的维护自己的立场和权益。
成为闹剧的“索赔”之所以能够被再次放大,也是有一些美国政客在后面兴风作浪的,在他们的霸权主义方面,已经是黔驴技穷,只剩下莫名其妙的“控诉”了。
疫情之下,世界都变得动荡了很多,中美围绕着利益的谈判和磨合没有停下来。
但合作共赢的道理,十分浅显易懂,希望美国早点明白,也希望中美合作的步伐,一路稳当且顺畅。
参考何智.中美湖广债券案始末[J].档案天地
宗道一.倪征(日 奥)与湖广铁路债券案[J].党史天地
为了打击中国,美国人要求中国偿还清政府发行的债券?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