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天天跌「可转债的涨跌根据什么」
近期,可转债是市场最热火朝天的品种。上周四全天成交量首次突破千亿,周五全天交易量超过1900亿,再创历史新高。巨大的成交量也推高了可转债的交易价格,从集思录的数据,不少可转债的价格超过了200,相对票面价值已经翻倍,也有的甚至高达400多。
只是,这可能更像是投机资本的盛宴,有人赚到了超额收益,也有人可能要蒙受巨大损失。泰晶转债的过车山很多人可能还记忆犹新,因为发行发公布了强制赎回计划,泰晶转债的价格从最高的420元,一路下跌到最后退市前的125.47,公告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跌掉了快48%,在这个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普通投资者成为了接盘侠。可这才没过去多久,市场又再次热闹起来。
可转债的强制赎回条款可转债的“股性”和“债性”是大家所熟知的,而可转债发行的背后,有一个隐含的信息,那就是:发行方更希望投资人将持有的可转债转换为股票,而不是要像债券一样还钱,所以它会想方设法促使投资人将债券转股。
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可转债发行时,通常会伴随有一项强制赎回条款,发行方可以把发行的债券再买回来,同时按照发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虽然说的是赎回,可发行方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让购买可转债的投资人全部转股。毕竟一旦赎回,对投资人和发行方来说都不是喜闻乐见的。
赎回债券需要发行方要支付真金白银。发行可转债本就是为了减轻资金压力,几乎没有投资方会愿意再花钱赎回来债券。可转债的固定利率一般都很低,投资人购买可转债,也是奔着可转债可以转股赚更多收益去的,如果被赎回了,那利润空间很小,自然也不被投资人喜欢。
所以,最后投资方公告强制赎回,就是为了逼着投资人转股的。强制赎回需要条件,触发后什么时候公告,什么时候执行赎回,则取决于发行方。那在可转债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一旦价格触发了强制赎回条款,就必须要提防发行方的公告,否则很可能就像泰晶转债一样,是又一次过山车。
可转债的认购新上市的可转债,从最近的数据来看,赚钱效应还是比较明显。不说30%,10%左右还是比较有保障,近期内也很少有破发的债,2019年破发的后边也都回到了票面价值以上。由此也可以看出,有债券属性兜底的可转债,打新是风险很小的投资。
新债发行的时候,有三种途径抢到。
一种是线下认购,这个要大资金才能参与,是机构投资者的专属通道。还有就是持有发行方股票,作为股票参与配售。发行可转债从结果看,可以看作是股权融资,会稀释原有股东持股比例,让原有股东参与配置是一种补偿。那对大股东来说,可以说是送上门的肉。那今年比较典型的一次是道恩转债。一共发行可转债360万张,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一共获得配售245.55万张,占发行量高达68.20%。上市当天,大股东一张不留全部卖光,最后转债的价格从130元打到了120元之下。再就是在二级市场认购打新。这个是个靠运气的活,勤快一点赚不到大钱,但包子钱还是可以赚到的。之前看过一组数据,2019年账户平均收益大概是5千多一点,若是多有几个账户坚持打,早餐钱是真够了。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后两种方式中,都存在风险较低的机会。不过要说到操作简单,还是打新更深入人心。
单只可转债的量并不太大,之前好不容易有个巨无霸浦发银行有500亿。规模小资金炒作起来也容易,再加上可转债是T 0交易,没有涨跌幅限制,非常适合短线资金快进快出。这才是可转债被资金青睐的原因吧,长周期去看可能真的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说起来,可转债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品种,大概和榜上有名的分级基金有得一拼了。投资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博弈,如果提前意识到了,并确定自己是可以承受得住风险的,那不管是投机还是投资,其实也都是无可厚非的。就怕跑步入场的时候,并不知道市场的风险,而是盲目地相信看起来令人欢喜的收益。
身为入门级的小白,现在能参与的也就是记着每次的打新,然后在上市第一天就卖掉。然后就是配了一些能投资可转债的基金,也能锁定一部分收益。至于其它更复杂的套利,没再研究。任何一个品种,还是想在尽可能了解一些之后,再参与赚一些认知能力以内的收益,他人账户更高的收益,是人家投资能力或风险承受能力的呈现,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