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第一原理 储蓄等于投资基金吗「储蓄等于投资」
今天这篇文章的标题引自《彼得·林奇教你理财》的序言:
金融理财的原理实际上很简单,也很容易掌握。第一项原理就是:储蓄等于投资。把钱放进存钱罐或饼干盒里并不能算是一种投资,但只要你将钱存进银行,进而购买债券或公司股票,那你就是在投资。接受者会用这笔钱去建商店、买房子或新工厂,这样就会产生许多新的就业机会,而新的就业机会意味着为更多的工人提供更多的薪酬。如果融资者也能设法将部分赚来的钱进行储蓄和投资,那么,这一整套储蓄与投资转化的过程将周而复始地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彼得·林奇教你理财》
估计没有几个人关心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是如何运作的,大家更关心的是自己能赚到多少钱,而这条第一原理简单易懂,世界通用。同样在这本书里,彼得·林奇回溯了美国股市的前世今生,“从美国内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的储蓄高达工业总产出的18%”,我也没想到美国人曾经也是崇尚储蓄的,勤劳节俭不只是中国人的特殊传统美德,高储蓄率也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近几年我们似乎要步入到下一阶段了,诸如花呗、借呗、信用卡等产品的推广,让年轻人的提前消费更加便捷,通货膨胀言论的喧嚣和房地产增速的减缓,让很多单一工资收入的年轻家庭或多或少产生一些焦虑。我没有批评的意思,很多事都是双刃剑,人还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储蓄对于一般收入或是低收入家庭,似乎更难了。
《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中有这样两段论述:
很多薪资收入远远低于所在国家或地区平均收入(年收入)水平的人群,其承受的精神压力问题不可小觑,并且非常容易罹患各种疾病。的确,当人们以极低的工资收入赖以生存,并与周围人群形成鲜明对比时,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和释放精神压力,一般会以低廉的酒水来麻痹自己或者多兼几分工以图改善境况,此时便会导致饮食无规律,久而久之患上成人病。对此,笔者深为理解,并感同身受。
《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
子女教育问题亦是如斯。每个做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是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以成龙、成凤,为此他们拼命工作挣钱好给子女交纳高额的教育费用。为使儿女赢得各阶段的升学竞争,父母和子女并肩战斗,共同努力,而自己默默忍受简朴的生活,如此整个家庭都在高压中运转。此种镜像在当今的日本社会随处可见。这也是相对贫困的别样表现形式,然而即便是相对贫困,它的存在和扩大对社会整个肌体的健康却未必是好事。
《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
对于作者的观点,我也“深为理解,并感同身受”,这两点起码在我身上都发生过。年轻人手里没多少钱,有了钱自然想着吃喝,想着先满足消费和娱乐的欲望,很多是廉价、损伤身体的,而很多在各自领域内走在前头的人,更多选择读书、运动等能够形成一种正向循环的消遣方式。等有了孩子,会在孩子身上花更多的钱,每一笔看似不多,积累起来就是一大笔钱。钱消费掉了就储蓄不下来,没有储蓄就谈不上存款,看不起眼的存款,就更谈不上投资,以至于金融理财的第一原理,看起来又那么遥不可及。
对于投资,无疑是越早开始越有利,无论是本金的积累,还是能力的训练,都需要过程,很多道理别说是能理解,即便亲身经历过,也不见得能保持理性,不经历一轮完整的牛熊,对于股市的认识是绝对不同的,不主动尝试,再多话都是白讲。
很多自媒体的文章,其实写的很好,但我对其实际影响抱有很大的疑问,你大概率只能影响第一次就相信你的人,而那些不愿意相信的人,只能等他自己改变,每天阅读的读者,想要改变的早就改变,无法改变或者能力不够的可能徒增焦虑。
通过创业、副业获得财务自由可敬,但对绝大多数人是不适合的,而除了尽早储蓄和投资,我想不到更好的解决方式,多赚钱,多存钱,多读书,有点耐心,这可能就是普通人唯一的财务自由之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