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银行理财问题「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情况」
我们都知道,“资管新规”落地打破了刚兑,不少人还把这个当作近期银行理财大面积破净的原因之一,事实真的如此吗?
01 “资管新规”如何一步步打破刚兑的?过去很长时间,银行理财就像是利息高一点(甚至高很多)的存款,百姓们以为钱放在银行就是安全的,反正会刚兑嘛!而资管新规的第一板斧子就是去向刚兑的。
第一步,规范资金池管理。以前银行理财就不会亏吗?其实并非如此,只要是投资,就可能亏损,只不过过去银行会偷偷建立一个资金池。
银行会卖各种理财产品,会形成一个资金池,如果你的部分亏了,它就从池子里调过来一笔资金,先把你的收益给补上,产生的窟窿以后再靠卖别的理财产品填,这样大家都开心。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不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吗?看起来大家都开心,等到一天风险累积到不可挽回,银行垮了,任何人都躲不开损失,整个金融市场都会震荡。
此次资管新规明确要求金融企业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封堵了银行“拆东墙补西墙”的后门,实则是封堵了风险。
第二步,切换理财估值方法。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切换估值方法,不能再使用摊余成本法,无论是新增产品还是存量产品,都要转换为公允价值法。
过去,理财采用摊余成本法。举个例子,假如买入一万元年化利率为4%的债券,一年下来可以获取400元利息,平摊到每一天有一块多的收益。在摊余成本法的视角下,每过一天你就赚到了1块多,收益是一条稳定增长的直线。
现在,理财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在估值时需要考虑更多市场因素,比如还没有到期就想卖掉这只债券,或者债务人经营不善有可能违约,这时就要以公开市场交易价格进行估值,收益曲线是跟随市场波动的。
两种估值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风险暴露”上,前者假设债券永远不会违规,掩盖了风险,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
通过上述两个方法,银行理财打破了刚兑,不再“保本保息”,银行理财采用净值化管理,投资人风险自担。
02 “资管新规”为何要打破刚兑?你好我好大家好,过去银行理财保本,银行有业务,投资人安安心心,不好吗?当然不好!风险一直存在,只是过去大家闭着眼睛假装看不见罢了。
银行理财事关千家万户,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资管市场发展得非常迅速,到2017年底的时候,资管市场的总规模是111万亿,比当年GDP多了30%不止。
和2012年相比,资产规模翻了5倍,年均增长率接近40%,而且资管产品在这几年中已经极大地丰富起来了。银行理财、信托、保险、公募、私募,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在做资产管理。
这么大的市场规模,监管层一定要拆除“风险陷阱”,看起来打破了刚兑,实则是为了理财市场健康发展。
你赞同“资管新规”吗?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