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存单利率下调买什么「买国债还是理财产品」
2022年度储蓄国债首发于今天,根据官网信息显示,本次发行的两期储蓄国债均为凭证式国债,其中3年期利率3.35%,5年期利率3.52%,利率均比去年同期下调0.05个百分点。利率再次下调,储蓄国债的魅力还在吗?与大额存单和理财产品比较,还有优势吗,投资者又该如何选择?
近日,央行和财政部官网分别发布公告称,在3月10-19日期间同时发行两期储蓄国债(凭证式),其中第一期为3年利率3.35%,最大发行规模150亿,第二期为5年期利率3.52%,最大发行规模也是150亿,而去年最后两期利率分别为,3年期3.4%,5年期3.57%。
储蓄国债利率稳中有降,其实早有征兆,如今只是靴子落地而已。在疫情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我们当然不能独善其身,尤其是大批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迫切需要“放水解渴”,而降息降准,包括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逆回购等货币工具的实施,真正目的就是要向社会释放流动性,注入活水,以缓解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而助力中小微企业减负,轻装上阵。
2021年6月21日,根据市场利率自律机制会议精神,存款利率定价方式从“基准利率乘以倍数”转换为“基准利率 基点”,实际上就变相下调了存款利率,其中中长期存款利率最大跌幅近1个百分点。
贷款利率也有所回落。贷款报价利率LPR从2020年4月以来,已经连续19个月保持不变,但在近期却出现两次下调,一是一年期从3.85%降到3.7%,下调0.15个百分点,二是5年期以上从4.65%下调至4.6%,下调了0.05个百分点。因此,本次储蓄国债利率回落以及下调幅度也在意料之中。
在利率全面下调形势下,对于稳健型投资者来说,储蓄国债、大额存单和理财产品又该怎么选择呢?我们仍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首先在安全性上,从强到弱的排序仍然是储蓄国债、大额存单和理财产品。
储蓄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债券,始终有国家信用背书,无论金额大小几乎都是零违约;而大额存单虽然也有到期刚兑性质,但一般情况下只保证50万之内刚兑,超额部分只能从破产财产中清盘,所以对于大额资金而言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在这三者中,理财产品为什么说安全性最差?因为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如今过渡期已经结束,从今年开始不再有保本保息产品,新规全面实施后其风险开始显露。据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月15日,全市场29234只理财产品中,已经有628只跌破净值(亏本),破净率超过2%,可以说投资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其次在收益上,储蓄国债仍然占据一定优势。以5年期为例,储蓄国债利率3.52%,四大国有银行大额存单最高利率不超过3.35%,股份行一般不超过3.55%,个别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其他地方性银行可能接近4%,但在异地存款禁令下,非本地客户还是无缘的,而储蓄国债是面向全国发行。
而理财产品中,根据近期收益走势,R2级及以下平均收益率虽然在4.2%左右,但在资管新规实施后,高达2%的破净率,着实让人心有余悸。
所以,储蓄国债的收益性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尤其是受到中老年客户青睐。
以5万本金为例,国债到期利息为8800,四大国有银行大额存单利息8375,股份行利息8875,个别地方银行最高利息10000左右,理财产品收益虽然也在10000左右,但有很大不确定性。
在流动性方面,储蓄国债仍然优于大额存单。因为储蓄国债提前支取是享受靠档计息的,比如满3年不满4年按照3.26%计息,满4年不满5年按3.4%计息;而大额存单提前支取,无论存多久均按照活期利率0.35%计息。理财产品流动性较为刻板,在全面净值化转型后,一般只是定期开放,大部分时间处于封闭期,对于资金的灵活性有一定限制。
综上所述,在利率持续稳中有降趋势下,储蓄国债更加适合中低收入,希望锁定长期收益,且有一定流动性需求的投资者。假如是大额投资者,看重收益,且没有什么流动性需求,大额存单还是不错的选择;而理财产品则更加适合稍微激进的短期投资者,且流动性需求大,因为理财产品一般封闭期在一年以内,或3个月6个月就有开放期,可以做申赎操作,侧重于短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