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大跌要不要赎回「最近债基怎么下跌的这么厉害」
民生加银的几个债基,近期暴跌。
媒体的图太恐怖,搞得民生加银的债基全崩了。其实有些是C或D类,和A类一样,只是收费方式不同罢了。
其实,跌幅较大的也就5、6只。我从大到小排了个序,如下:
关键是啥呢,里面好几只是纯债基。按理说,风险极小,仅大于货币基金。
所以,不少投资者是当作银行理财替代品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肯定不能跟咱们这些老基民比。
但实际上,跌得最多的民生加银添鑫纯债3个月内下跌了17%。
为啥跌这么多,无非就是买了地产的债券,而且配置比例非常高。点开他们的重仓债券,有些就全是地产债。
以跌幅最大的民生加银为例,中报的前5大重仓债券全是地产债。
众所周知,近期地产行业巨震。多家地产公司直接躺平,宣布违约,导致整个行业的债券暴跌。不管出没出问题。
中金地产债指数走势
所以说,不一定是踩雷。只要接近地产雷区,就蚌埠住了。
上面是国内的债基。
事实上,有些在海外投资的债券基金,配置的还是地产债。具体而言,是大陆地产公司在海外发的债。
比如鹏华全球高收益:
嗯,短短几个月下跌了近50%。
毕竟,国内的地产债还有些信仰加持,海外资金对中国地产债毫无信心。
就不说别的,看看海外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很优秀,资产很轻,不过因为短期政策和盈利,股票就跌成这样,更何况地产债了。
而且,这波地产债下跌,海外的债先崩,国内的债后崩的。
所以,这里面有个时间差,是可以提前跑路的。
只是,你卖给谁呢。不同于股票,债券多是机构或大户间相互倒腾,金额巨大,没那么容易出手的
具体的,大家可以看看《大空头》、《大而不倒》、《商海谍战》,几部关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电影。
不过,据我的了解和分析,民生加银应该是发现了一些苗头,所以更换了基金经理或进行了持仓处理,相对减少了一些损失。
当时,也只是相对。
OK,重点还是咱们怎么避这种雷。
简单说三点吧。
(1)历史收益高,不代表未来收益高。未来收益反而可能更低。
消费和医药,之前一直很猛,很多基民都是追着历史高收益买的,然后就栽了。
后来崛起的量化私募,业绩超猛,很多人又去追,结果这两周集体大跌,平均10%,远超指数。幻方量化今天已经全线暂停申购。
股基如此,债基亦如此。历史收益高,大概率买的是高风险债券,或加了杠杆。
高风险债券出现下跌的概率必然会一些。即便是小调整,由于杠杆作用,跌幅也会更大一些。
总之,盈亏同源。光看历史收益是肯定不行的,甚至是负作用。
(2)重点看持仓。
其实,债基的债券持仓并不透明。这点跟股基不太一样。一般只能看到前五大债券持仓。
理论上,可以根据持仓做一些分析,看看更偏向哪一类债券,是国债、国开债、金融债、城投债、企业债、地产债等等。
但实际用处不大。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但是大家不用太担心。事实上,根据我的综合分析和侧面了解,绝大部分基金公司几乎不配置地产债。
民生加银属于特殊情况。而且即便是民生加银,下跌较大的债基也就那么几只。
(3)分散配置。
其实,咱们买债基目的是为了简单快速实现资产配置,让基金经理帮咱配置。结果还要研究这么多,是不是有点毛病。
那我们就玩弱者体系,做好分散配置。比如,单个债基的比例不超过10%。
其实,我们的「风雨不动安如山」组合也有民生加银的债基,但做了分散配置,实际影响肉眼都不可见
曲线(红线)保持向上,今年的年化收益差不多在5% 。
风雨不动安如山组合,红线为组合净值
当然,有些朋友可能看不上这点收益,那当我没说。咱们「风雨不动安如山」就是个固收 组合,目的是长期跑赢银行理财,保持净值的稳定上涨。
估计有人最后会说抄底。
实话说,地产指数已经回弹。地产债基金却在下跌。可以说,股市认为到了政策底,但债市还在观望。
但我不建议大家去赌这个事。
有些事和政策严重挂钩,不确定太强。
就像校外培训行业整顿到半途之时,很多人认为,不可能把整个行业都封杀掉吧。于是去抄美股的底。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我看来,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赌来赌去,最好不赌。
站在时间的朋友旁边,它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