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利率下调对银行的影响「银行lpr利率」
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降已成大势所趋,继4月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后,时至今日存款利率再次调降。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8月LPR的下降成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的助推器;另一方面是政策春风,也就是存款利率改革成果的体现。而这背后银行受益匪浅,存款利率的下降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缩窄的压力。
银行存款利率再迎降。
9月15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六大国有银行个人存款利率即日起下调,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在内的多个品种利率有不同幅度的微调。
以建行为例,据其APP显示,建行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45%、1.65%、2.15%、2.65%,均下降10个基点;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60%,下调15个基点。
事实上,早在4月就有不少银行陆续下调部分定期存款利率,彼时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在内的六家大型银行均表示,近期对部分定期存款的利率上限进行小幅调整。
利率再迎降,从不久前LPR的调降便可看出蛛丝马迹。此外,今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也促使这银行存款利率下调。
一般而言,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缓解银行的负债成本,同时也利于银行保卫净息差。
为何银行存款利率再降?
继4月银行下调部分定期存款利率后,时隔5个月定期存款利率又迎变动。
国有六大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以及邮储银行无一例外。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定期存款利率变动中,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一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活期存款利率下调0.5个基点。
目前,这六大银行挂牌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0.25%;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65%;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6%;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也是2.65%。
除国有行外,股份行也正逐步加入下调“阵营”。据招商银行公告称,9月15日起该行调整储蓄存款利率,其中三个月年利率为1.25%,半年1.45%,一年1.65%,二年2.15%,三年2.6%,五年2.65%。
探寻国有大行以及招行银行存款利率再次下降的背后是8月1年期和5年期LPR的下降带动如今存款利率的下行,将时间拨回今年8月22日,1年期LPR下降5BP,5年期以上LPR下降15BP。
除了LPR,政策层面的春风也是利率再降的诱因之一。
2022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在政策指引下,截至今年6月末,据央行数据显示商业银行新吸收存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2.5%左右,比上年同期低16个基点。
中泰宏观表示,银行发放给企业的贷款利率,参考LPR来进行加点定价。银行的收益端对应企业贷款利率,而银行的成本端对应存款利率。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指出,银行存款利率以1年期LPR为参考。而LPR利率在8月刚刚做过下调,当下存款利率的调降幅度,也与LPR调降幅度基本吻合,银行负债成本与资产收益实现基本匹配。
银行的息差“保卫战”
在存款利率下调的背景下,银行受益匪浅。对于银行而言,存款利率的下降有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下降的压力。
这同时侧面反应出银行仍处于净息差缩窄的态势,纵览6家国有大行和9家上市股份行今年上半年的净息差确实如此。
(数据来源:Choice)
据Choice数据显示,除浙商银行今年上半年净息差上升0.01个百分点以及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净息差持平外,其余12家银行的净息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
从国有行来看,六大银行的净息差均出现下滑。其中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下滑幅度最大,均为0.01个百分点。其次便是工商银行,今年上半年净息差为2.03%,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
股份行中,净息差跌幅最大的当属民生银行。2022年上半年民生银行的净息差下滑至1.65%,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其次便是华夏银行,今年上半年净息差同比跌幅为0.28个百分点。
净息差同比数据下降外,银行业环比数据表现也不及预期。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4%,较一季度继续收窄3bp;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7%,较2021年全年的2.08%下降0.11个百分点。
银行净息差持续下滑背后,银行正在经历负债成本的高企以及贷款收益率下降的双重困难。叠加今年以来LPR的三次下降,进一步压缩了银行的净息差。
平安证券也表示,银行息差收窄主要是受资产端年初以来LPR多次下调影响,导致贷款利率下行。伴随企业经营压力抬升,银行负债端的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银行揽储成本抬升也对息差造成一定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银行需通过多种多样的措施维持净息差稳定。多家上市银行在今年上半年业绩会报告会上上纷纷表示,下半年将加强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有效降低负债成本,力争将净息差控制在合理水平。
这意味着如何维稳净息差已成为各家银行的当务之急,其中的关键词汇正是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像邮储银行在负债端选择大力度压缩3年期和5年期存款,促使负债成本有所改善;在资产端加大差异化优势信贷的投放,负债端与资产端的齐发力才能冲抵净息差持续下调的困境。
银行存款走俏
而在风云变幻的2022年,股票、基金市场跌宕起伏,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银行存款成为投资者追逐的对象。
今年上半年居民储蓄意愿显著增强。据央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存款增加18.82万亿元,同比多增4.7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同比多增2.88万亿元。
国有银行在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今年6月末,农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达14.2万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个人存款余额均超10万亿元,分别为13.7万亿元、12.36万亿元和10.69万亿元;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以8.48万亿元以及2.73万亿元的个人存款余额紧跟其后。
股份银行也是如此,据招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招商银行客户存款余额达6.7万亿元,同比增幅为14.5%,甚至已提前完成全年存款目标。
除银行存款外,风险偏好较低的银行理财也受到投资者的“宠爱”,存款与理财也经常被投资者一较高下。
今年年初确实出现部分现银行理财收益率甚至不如银行存款利率的现象,彼时大面积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破净。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共有3015款理财产品累计净值小于1。但随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暖,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仅有704款银行理财产品破净。
从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可看出一二。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6月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61%,较去年同期增加9BP。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存款利率的下行。据央行数据,6月新发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2%,时至今日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叠加当前部分银行理财的收益高于存款利率,这或许意味着投资者或将偏爱银行理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