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收紧 债市「企业流动性紧张」
12月15日有部分公募基金惨遭强行赎回,机构惊呼“债灾”来临;央行流动性调控或将平滑操作,避免过度的流动性风险造成信用风险
记者 吴红毓然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持续,债市更是哀嚎一片。
截至12月15日下午5点,人行大额交易系统按惯例已经关闭,但还有机构未平头寸。据财新记者了解,这样的情况已持续多日,但今日更为严重。在下午4点45分,还有机构人士因某大型货币基金冲量而满市场找钱。
“今天(指15日)真的是债灾。”一位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对财新记者直接指出,12月15日的债市情况比14日还要严重,“短端市场利率上行太严重,估计估值高了100个基点,昨天的负偏离(指基金资产组合的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还是中等的中小风险,今天就成了真正的风险。”据其预测,截至12月15日晚收市,大多数基金收益都会变负。
当日早盘国债期货跌停时,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石磊在其实名微博上指出,去年股灾已经在债市重演,滚动收益率的偏离度与当时股灾时的数据类似。近年来,“资产荒”下大量委外资金通过公募基金涌入债市,加杠杆效应明显,现在“债牛”见顶,去杠杆下恐形成资金踩踏。
多位机构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市场流动性较前日更紧,连价格偏低、流动性较好的NCD(同业存单),机构都没钱买。由于大多数银行收紧了对非银金融机构的拆出资金,多位公募基金资金部人士在市场上到处找钱。“有机构强行赎回,简直是落井下石。”前述基金人士无奈道。
资金紧张的原因,既有年末资金偏紧的常规因素,也有美联储加息略符合预期的外因。银行于每月15日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及应对中下旬的缴税,据财新记者了解,工行、邮储等银行确实赎回部分基金。不过,直接原因还在于,12月14日债市曝出的国海证券假章大案,由此牵出华龙证券、五矿证券等多家机构的利率债违约问题。
一位接近央行人士认为,近期利率走高,跟年末和春节前的季节关口有关,也与资本流出带来的流动性紧缩效应有关,有些金融机构没有太充分准备,加之风险事件冲击,导致市场情绪脆弱,出现短期资金融不到的短期流动性紧张。
流动性调控层面,他认为,还是应尽可能平滑操作,避免过度的流动性风险造成信用风险。12月15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4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财新记者确认,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建议银行拆出长期资金给非银机构。有银行人士表示,央行传递的消息是,第一,早盘国债期货跌停,非银机构融资困难,近期商业银行对非银机构的资金融出持续收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近期债券市场的非理性波动;第二,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保证银行流动性需求;第三,为维护市场稳定,一级交易商不要主动收缩对非银机构的正常融资规模。■
(记者韩祎对此文亦有贡献)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欢迎转发朋友圈。
财新网App5.0版本炫酷上线,更好的内容,只为最好的你!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或长按二维码识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