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为什么落后了「兰溪人怎么样」
2017-12-29 14:3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何贤君 通讯员 杨一之
“送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客车”。这是兰溪民间对人才现状的形象表述。兰溪,浙江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区位相对闭塞、经济比较薄弱,名不见经传。对于这样一座人才流失严重但又求贤若渴的小城市,如何立足自身特点创新人才战略,在与大中城市的“抢人大战”中成功“逆袭”,成为各类人才汇集的“聚宝盆”?
“闲置公房”变身“贤智公寓” 感情关怀留住人才
走进王丹入住的大学生人才公寓,文艺气息扑面而来,别致的书架、点缀的字画、一应俱全的生活设备,俨然已有家的模样。而这里,原本是一栋被闲置的学校宿舍楼。王丹是山西人,作为被引进的优质研究生,住房问题成了她能否扎根兰溪的关键因素。而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为此,兰溪盘活了一批区位优势明显、房屋结构合理“闲置公房”,摇身一变“贤智公寓”,筑巢引凤,既破解了人才公寓筹建难题,也打破了县域财政资金瓶颈。
在王丹看来,人才公寓解决的,可不止住房这么简单。“从一开始的人生地不熟,到现在我认识了一群青年朋友。”王丹说,公寓里不但设有咖啡吧、书吧,还会定期开展文化沙龙、联谊活动。在这里,她不但结实了山西老乡,还和她们成了要好的闺蜜。“人才公寓不仅让我们有了‘房’,更有了‘家’,逐渐有了对兰溪的归属感。”
政策待遇吸引人,感情关怀留住人。对于高端人才而言,高薪、住房、户口或许“远远不够”,能否拥有个人归属感、工作平台与发展前景、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更是成为其能否扎根小城市的三大“痛点”。
“政府 企业”模式 为创业人员节约投资成本
兰溪的决策者们深谙“待遇留人与感情留人并重”的道理,倾注大量心血,营造一个“人才无忧”的强力“磁场”,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燃眉之急、后顾之忧、发展之虑,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实现物质、精神双收益。
“两年前,我是个有技术、有创业梦想,但缺资金缺场地的人。如今企业逐步走向正轨,政府的招才引才计划,给了我很大的创业勇气。”应瑞峰是一名留法回来的博士,2015年他通过“兰溪精英人才引进计划”进驻科技人才创业园,享受到了超过预期的优惠政策:1600平方米厂房3年免租金,前3年税收减免,加上组织部门给予引进人才的资助资金。不到半年,应瑞峰的森养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工投产,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进行青钱柳深加工的企业。
对于县域来说,普遍面临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难的困境,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兰溪积极探索“政府 企业”模式,为创业人员节约投资成本和时间。“从回来创业到项目落地,我基本是个‘甩手掌柜’,所有手续都有服务专员‘一对一’全程包办,完全不需要操心。”应瑞峰说,他不仅享受到了量身定制的“导师 管家”模式的精准服务,政府还不断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资本对接等全方位服务,当起“红娘”帮助创业者打通人脉和资源的网络,真正实现 “拎包式创业”。
人才政策不断优化 “人才大军”涌入兰溪
“吸引我回乡创业的,是割舍不掉的乡情;让我留在兰溪安心创业的,是政府对人才的支持政策和贴心服务。”应瑞峰说,“对症下药”的增值服务也凸显了兰溪对人才的良苦用心,与其在大城市当“蚁族”,不如留在小城市“安营扎寨”,让自己的梦想落地开花,带动更多家乡人共同致富。
今年,兰溪重磅推出“人才新政20条”,建立人才公积金制度成了其中的重头戏:为重点人才建立人才公积金账户,定存一定额度公积金。若享受人才公积金的人才调离兰溪的,其人才公积金享受资格自然终止,且积累的人才公积金不再予以领取。新政不仅拿出“真金白金”激励人才,而且改变以往对人才一次性奖励方式,延长政策“红利期”和人才“发展期”,扎根越久层次越高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
人才政策不断优化,吸引了更多人才选择兰溪作为创业摇篮,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和创新项目在兰江之畔起航。“十二五”期末,全市人才资源总量9.19万人;高技能人才1.12万人;高层次人才1700余人。去年以来,全市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98人,人才创业企业42家。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才大军”涌入兰溪、义无反顾地留在兰溪,这座小城市在招贤纳才上,也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