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封关运作:海南海峡两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新舞台
在2025年,海南封关运作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一句坚定有力的 “We are ready!”,让大家对海南自贸港的未来充满期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要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这也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步入了关键阶段。
自2018年4月,党中央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进程便备受关注。
随后的七年里,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及海南自由贸易港,见证着它一步步成长。从早期的探索建设,到如今稳步推进核心政策落地,海南自由贸易港正朝着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封关运作的目标稳步迈进。
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简单来说,“封关” 就是把海南全岛打造成 “境内关外” 的特殊区域,遵循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 的原则。
“一线放开”,让境外及区内货物能自由出入境,实现与境外要素自由流动;“二线管住”,则对从自贸港进入国内其他区域的货物进行常规监管,征收相应税收。
这一举措并非将海南封闭,而是借此机会激活岛内自由贸易,把海南打造成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吸引更多投资和资源,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目前,海南的封关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2024年,31个封关硬件项目及4个查漏补缺项目全部建成。
2025年,海南将继续完善软硬件条件,制定货物进出 “一线”“二线” 及岛内流通税收政策配套管理办法,明确 “零关税” 货物管理措施。同时,海南自贸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2024年,海南接待游客9720.78万人次,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其中入境游客111万人次、同比增长115.6%;游客总花费突破2000亿元,达到2040.14亿元,同比增长12.5%。今年,海南还将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多个特色旅游之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
刘小明省长介绍,海南封关运作的五大体系,即政策制度体系、软硬件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已逐步具备。他强调,封关不是为了封闭,而是为了让经济发展得更好,让国内外市场主体愿意来海南发展,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海南自贸港面积大、开放程度高、服务人群多,要成为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让海南人民享受开放红利。
封关之后,海南自贸港将迎来四大发展红利:
1.人民币自由兑换:海南自贸港将分步骤实现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实现跨境资金自由流动,成为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区域。
这一优势对贸易企业极具吸引力,是开展海外投资和贸易业务的重要条件,目前中国仅有港澳地区具备此条件。
2.互联网信息自由开放:海南自贸港扩大增值电信业务、数据跨境传输等领域开放,有望形成互联网全球化开放格局。
海南已拉通连接香港的海底光缆,直接接入香港国际互联网信息开放区域,为信息自由流动奠定基础。
3.国内未来的离岸交易中心:海南自贸港推进区域性离岸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将成为中国三大离岸贸易中心之一。
离岸贸易模式下,货物物流虽不经过海南,但相关业务环节可通过海南离岸公司操作,为贸易发展提供新机遇。
4. 外国人、外资、外货自由流动:海南自贸港完善人员出入境、工作、停居留等便利化政策。目前已对55个国家旅游团免签,未来还将对外国个人实行自由申请落地签,实现外国人自由进出,中国公民和企业也将更便捷走向世界。
在 “全岛封关” 的新时代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凭借这四大政策红利,对外开放程度将大幅提升,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阵地,未来发展潜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