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爆火,内地人需理性判断,友邦、保诚真的保险吗?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香港来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下跌近九成,2022年前三季度,内地访客的新单保费仅10亿港元,占全港的0.9%。然而,自2月6日香港与内地实现全面“通关后”,冰封三年的香港保险开始解冻,香港保险需求正在被激活。
根据香港保监局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内地访客赴港投保468.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暴涨4575.5%,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也超过2019年全年的434亿元,内地访客投保的保费,占据全港新单保费的32%。数据表明,整个行业已经恢复,甚至超过疫情之前的状态。
通关之后的内地人疯狂涌入香港购买保险,但一定要擦亮眼睛,注意投保风险,切勿盲目跟风。一定要认真考察保险公司的真实状况,识别产品是否满足自身需求,熟悉香港的法律条文与产品细节,避免被代理人误导,最终影响到投资决策和投资效益。
很多内地人可能对友邦、保诚这类的上市险企有很高的信任度,于是就扎堆购买他们的保险产品,尤其是近两年爆火的分红型保险成为新宠,可是他们真的保险吗?
想要买到安全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需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是否出现资不抵债的风险(比如偿付率);二是投资方向和资金流动性是否稳健安全;三是过往分红实现率和兑付状况;四是公司历史和品牌,险企股东是否专业且稳定。这四个方面的关键信息可以从一些渠道获取,但一定要尽量避免信息差,找对信息源做好合理评估。
我们在进行独立投资决策时,前期需要查找很多关键信息辅助决策,基于过往查找信息的习惯,相对会依赖于国内搜索引擎,可是在竞价排名和广告付费投放的模式下,让我们看的信息都是经过各大险企美化和处理之后的,很难获得有用的信息源,信息差很严重。普通投资人更不会去通过官方和专业渠道和去分析一家公司的真实状况,接触到的保险经纪人基本上也是以成交为目的而进行虚假宣传,这就导致很多内地人上当受骗。
深度了解一家保险企业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解读财报,想要了解真实的财报数据就要看通关之前的上市财报。我们经常关注的友邦和保诚在这两年的经营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友邦股价从104港币/股跌至60港币/股,保诚股价从183港币/股跌至70港币/股。
我们或许可以从市值暴跌中看到一些重要信号,一方面,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企业的未来经营持有悲观预期,还反映出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令人质疑,无法创造出令市场满意的营收数据。另一方面,经营业绩表现差强人意不止反映在股价上,还将反映在投资人关心的产品收益上,即产品无法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投资人需在特定时间内谨慎投资,防止财富缩水。
从公布的财报上看,2022年,友邦保险实现保费及收费收入365.19亿美元,同比小幅下滑1.63%;总收益191.1亿美元,同比下滑近6成。公司2022年实现股东应占纯利仅2.82亿美元,较2021年的74.27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了96.2%,足足减少71.45亿美元,这让不少投资者大跌眼镜。
2022年友邦人寿收益率指标均维持在2%。实现总资产收益率为2.32%,投资收益率为2.65%,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2%。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房企爆雷频发,可市场上关于友邦人寿投资收购不动产的消息却接连不断。有媒体统计,自2022年下半年至今其总投资金额已经超过200亿元。
除了经营业绩遭受拷问,友邦人寿在监管层面也面临压力。开年初,友邦人寿就曾因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被银保监部门通报。去年4月,友邦人寿被中国银保监会下发《风险提示函》,指出其报送的2021年四季度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匹配报告中,“资金运用比例监管”数值较实际数值存在误差,并对其提出监管要求。
在保诚公布的最新财报中,公司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在本报告期末出现了大幅度下滑,总营收相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31.02%,归母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4.47%。这表明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净利润率呈现负值,为-12.14%,相比上年同期的8.27%大幅下降,这表明公司本期承担了较大的经营风险。
此外,一个保险产品究竟能给投保人带来多少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主要取决于产品背后配置了多少比例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和权益类资产。每家险企的投资策略不同,最终也会影响到保险合同的履行能力、产品收益等。
在友邦最新公布的财报中透露,友邦投资资产总额为2235亿美元,近八成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两成投资于权益类资产和不动产等。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总额1689亿美元,72%投资周期10年以上。较长的投资周期就必然要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和长期利率走低的压力,以及保险监管政策日益趋严导致的重大风险出现。
以保诚主打产品隽富多元货币计划为例,30%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70%投资于股票类别证券,综合来看,保诚更侧重于投资权益类资产,意味着波动性较高,风险也就越大。
上面所展现的经营数据将直接影响到风险实现率和偿付率等关键指标的表现,在未来的经营中,一旦发生超预期赔付、大规模退保挤兑等风险时,抵抗风险的能力会比较弱。
可能会有很多人认准大型险企的实力,但险企规模越大,并不一定是好事。绝大多数险企为了增加营收会建立庞大的代理人队伍,会时常出现组织管理混乱、代理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离职率居高不下的情况,这导致香港保险的“孤儿单”数量极其庞大,很多投保人在理赔时根本找不到第一负责人,经常出现踢皮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