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区别「保税物流中心B型行政审批」
湖南省保税物流中心(B型)分析
(一)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B型)
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B型)
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2008年12月获得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外汇管理局等四部委批准;2009年4月通过国务院四部委联合验收;2009年8月10日正式封关运行。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B型)作为中部地区首批、湖南省唯一的一家保税物流中心,是湖南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核心政策平台和公共产业平台。
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B型)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金霞现代物流园的核心区,中心西侧紧邻全国内河一流的现代化港口——长沙新港,东侧距长沙铁路货运新北站和申报中的长沙出口加工区仅1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长沙至上海"五定班轮"、长沙至深圳"五定班列"相继开通,湖南内陆"无水港"正式启动,可与国际海运无缝对接;中心周边公路畅达,铁路纵横,并与长沙主城区以及武广、京广、京珠等国家级交通干线紧密相连。中心周边路网完善,京广线贯穿南北,石长线连接东西,经芙蓉北路及三环线与京珠高速、107、319等国道相通,处水、陆、空交通枢纽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B型)规划用地15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海关监管区占地450亩,目前,已建成仓储面积7.5万平方米,以及隔离围网、智能卡口、视频监控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等监管设施和海关、商检等办公配套设施,累计投入资金约5亿元人民币;二期物流配套区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与分销、商务办公、会议会展等配套服务功能。当前,中心围网外二期4栋仓库已于2010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保税中心物流大厦项目拟于2012年9月底左右开工建设,两个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
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先后开通跨境“1210”和跨境“9610”业务,2015年12月19日,湖南首家保税体验店在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B型)附近开业。
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B型)2021年进出口额为9.67亿元人民币。
长沙市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270.70亿元,比上年增长7.5%。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1023.93万人,比上年增长1.8%。全市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2780.28亿元人民币(折合430.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出口总额1977.46亿元,增长27.7%;进口总额802.82亿元,下降0.2%。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898.14亿元,占比45.4%;高新技术产品301.1亿元,占比15.2%。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330.28亿元,占比41.1%;高新技术产品249.07亿元,占比31.0%
长沙市是国家第三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城市。
(二)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
2016年1月,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批准设立;2017年9月8日,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顺利通过验收;2018年3月26日,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举行封关运行仪式。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株洲市市第一家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和内陆“无水港”,是落实全省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工程,对补齐开放型经济发展“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株洲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位于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核心区内,总投资7.65亿元。株洲铜塘湾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规划总用地面积150亩,总投资4.47亿元,选址位于清水塘生态科技新城的核心区,规划范围包括近江路以东,疏港大道以南,港汇路以北。根据产业布局规划,项目定位面向全市、辐射长株潭的综合性物流中心枢纽,一期规划建设口岸作业区、办公及配套区、保税仓储区。
株洲市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420.3亿元,增长8.3%;全市年末常住人口388.33万人。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30亿元,增长16.2%。其中,出口171.6亿元,增长23%;进口58.3亿元,下降0.1%。
湖南省保税物流中心(B型)基本情况概况表
备注:
1、以上保税物流中心(B型)分析按照设立、验收时间排序。
2、全国保税物流中心(B型)分析每周四更新,全国各省保税物流中心(B型)将逐周进行分析发布。
3、以上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网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4、若上述信息有误或涉及侵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
5、发布的各省份保税物流中心(B型)分析顺序排名不分先后。
6、图片来源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