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安克创新公司「安克创新上市」
2014年,楼主曾去了安克创新的前身湖南海翼跨境电商公司面试总助职务。当时去面试的原因之一是做跨境电商调研,想着通过跨境电商把老家醴陵的瓷器卖到国外去;同时,楼主也是美国海归,有英语优势。
那时候的海翼电商,是一家三年的年轻公司。记得去面试的时候办公室的风格比较简约现代,公司里全是年轻人,HR主管是一位年轻女性,面试的问题比较专业,印象较深的问题是:以前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的?你认为自己曾取得的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楼主很后悔,那时由于在国企工作比较安逸,对海翼的面试邀请没有认真准备和对待,不然如果能进入到安克创新干到现在,作为管理层拿到手里的股权激励股票价值至少达8位数。
下面谈谈我所了解的安克创新:
一、发展历程
2011年,老板阳萌从谷歌辞职回国创业,在长沙成立湖南海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安克前身),并在全球注册了品牌“Anker”。销售的商品主要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充电器、充电电池、键盘、鼠标等。凭借快捷的物流和本地化的售后服务,Anker的销售业绩直线上升,消费者遍布欧美各国。
安克发展壮大的契机是在最合适的时间点做了一款合适的产品,2011年,正好是全球智能手机爆发的时候,这个时候推出的充电宝Anker,时间太合适不过了。
到2017年,公司发展速度非常快,98%销售收入都来自于海外。
阳萌曾表示:全球市场充满了活力和智慧,而中国市场的竞争已非常激烈,我建议更多的移动创业者可以考虑把目光投向海外。无论是欧美,还是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都有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走向海外有可能事半功倍,甚至“弯道超车”。
“在中国,市场上有2块钱的利润,在海外一定有8块钱的利润在等着中国人。”
安克创新的成功,离不开老板阳萌从创业开始对品牌“Anker”的打造。2019年,“Anker”品牌排在国航,一加手机后面,连续4年蝉联“BrandZ”中国出海品牌前十。
与欣旺达合作,通过贴牌销售,安克创新掌控了利润最高的品牌设计、研发,销售板块。主要平台有亚马逊等境外线上平台(90%)、境外线下零售,及京东、天猫等境内线上平台。品类:电池、充电器、数据线、耳机、音响、扫地机器人等。
电商的商业模式,非常适合爆发式发展,增速非常快。以下是近几年优秀的成长速度:
二、安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何破局
1. 对于Anker,这种收入大头来自于亚马逊的公司,目前最头疼一点是什么? 现金流一般(先发货,客户确认了才收到款),FBA压库存。
为了破局,安克创新这两年飞速发展的是它的B2B业务。在Instagram搜索一下Anker,无数的业务员号,阿拉伯语的,西班牙语的,包括线下的代理商,全部在高逼格图片说品牌故事。 Anker为什么要做B2B?品牌有了,发展线下经销商便水到渠成。 B2B现金流更好。订单谈好了,直接收钱。展会Anker也在做,展会上找B2B客户。目前开始与沃尔玛,Costco等渠道商合作。
2. 竞争对手:线下强牌Belkin,在亚马逊上也不吃素:还有Aukey一大票对手。 因为Anker的产品实在是可复制性太强,技术门槛并不高。 所以,现在Anker加大研发投入,做技术门槛高的产品。
三、总结
安克创新的优势在于:
1、管理团队年轻有为;
2、消费电子板块(智能手机周边)海外市场增量空间大,利润比国内市场高;
3、在这个行业,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成本和质量占绝对优势;
4、安克创新在品牌建设(海外),跨境电商销售渠道,资金体量上已经形成了一定护城河。
有意思的是,一个月前我在瑞思学科英语等小孩下课,遇到了孩子同学的家长,聊起来后发现他是安克创新的IT部门中层管理,但对自己公司的股价没有什么概念,总觉得那时候500亿的市值大概率是高估了,没想到,现在市值都超700亿了。。。一旦手里原始股解禁,他很可能会落袋为安部分。
透视出一个现象:以马化腾为代表的,很多上市公司管理层或员工,往往对自己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价值没有概念,一旦自己公司股价上涨多了,总会惴惴不安,想着减持一些。
所以,咱们散户拿不住好公司并不丢人,人家上市公司不少管理人员跟我们的落袋为安心态其实一样。
未来怎么看?
1、安克的研发能不能跟上,做出有竞争力、差异性、创新性的产品,打败紧跟的竞争对手?
2、现在销售渠道仍然是亚马逊占大头(60%以上),能否通过B2B破局?
3、人民币快速升值,影响出口企业利润,是否会削弱安克在价格上的竞争力?
让我们持续观察。
注:本人不持有安克创新,一周内不会买入安克创新股票,无利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