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发行 违规「结构化讲的不好」
周末,虎哥点香的朋友圈里频频出现“香港怎么了”之类的文章,点进去一看,通常都是几万字长文。
这有点吓人,因为人的时间是宝贵的,动不动几万字的文章,如果不能在很短时间内明白重点,是相当浪费时间的。
虎哥点香当然知道香港怎么了,而且知道根源在哪里,也许以后会找个时间几百字说清楚。今天争取把上周比较热的“结构化发行”几百字讲清楚。
当下媒体讨论的结构化发行,主流模式实际上是企业自己认购债券,再用债券去银行同业抵押融资的行为。那问题就来了,企业自己有钱,干嘛白白出一个利息?
这就要从最简单的讲起,先讲什么是非结构化发行,再说为何融资越来越复杂化,引入结构化发行。
一、最简单的,就是银行直接贷款给企业。只要企业有足值抵押品,未来经营可期,企业就获得了一笔贷款,银行坐收利息,遇到坏账处理抵押物即可。
二、某政策出台,该企业所处行业为过剩等限制贷款行业。银行就不能直接贷款给该企业了。然而该企业资金需求依然存在,于是企业发行票据融资,银行给予承兑。将贷款从表内转为表外。
三、某政策出台,收紧银行表外融资,银行承兑渠道被堵。但该企业资金需求仍在,于是找到券商信托等通道,设计一个资管产品,银行购买资管产品,该资管产品投资于企业,企业获得了贷款。
四、某政策出台,收紧通道业务,通道融资被堵。因为企业融资渠道成本上升,过剩行业的政策不佳,现在经营已经不如前,但企业资金需求仍在。怎么办?企业自己出一点钱,再找一个过桥资金方出一点钱,找券商成立一个企业债券,再用这个企业债券在银行同业质押借钱。根据债券抵押的计算方法,债券抵押率n(n<1),理论可融资1/n。企业可以偿还过桥方资金,自己还能融点钱。
虎哥点香看了一下上述文字一共518个字,超了18个字,但相信基本上已经把结构化融资怎么来的大概逻辑讲清楚了。
这样的结构化融资当然风险巨大,因为类似美国08年的次贷危机,基础资产都比较次级,然而银行同业资产看起来都是AAA。
要解决结构化融资的问题,就不能一刀切。而要从上述逻辑一步步反推回去,看看最初的问题出在哪里?
读者们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