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举牌对资本市场造成的影响「保监人身险2017年136号」
沉寂了几年之后,险资举牌潮再次兴起。
自8月7日中国人寿举牌中国太保后,今年以来,险企举牌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达7次,耗资合计超过130亿元。相对于2018年的8起和2017年的8次,2019年来险资举牌节奏有所加快。
但与此前险资举牌潮不同,2019年来险企举牌集中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大型险企战略稳健、产品结构多元,且参与举牌资金多元。
险资举牌潮再现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今年来,中国人寿分别举牌申万宏源、中广核电力、万达信息、中国太保,其中万达信息被两次举牌;平安人寿举牌华夏幸福、中国金茂。从举牌对象来看,业绩稳定、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等基本面优质的企业是险资选择举牌的共性。
这不禁让人想起2015年险资疯狂举牌潮,由此引发的市场效应,投资者仍然记忆犹新。据方正证券统计,2014-2016年险资举牌以安邦系、前海人寿、国华人寿、阳光系、恒大系和生命人寿为主,2014年共计举牌13次、2015年49次、2016年12次。
此次险资举牌潮和2015年有何不同?
1、举牌主体
此次举牌主体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大型险企为主。
回顾2014年-2016年期间,举牌主体主要以中小险企为主。
2、举牌方式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大型险企举牌方式相对平稳且多元化(涵盖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定向增发、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等)。
2014年-2016年期间,险企主要以二级市场竞价参与举牌。
3、举牌目的
从此次举牌对象可以看出,大型险企举牌对象主要为高分红、盈利稳健股票,长期财务投资是其主要目的。
2014年-2016年期间,险企举牌或快进快出牟取高额回报、或以高杠杆争夺股权。
4、举牌资金
此次险企举牌主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传统险和分红险的保险责任准备金,多数被举牌方为高分红、业绩稳健的股票。
2014年-2016年期间,中小激进险企依靠高现金价值、高结算利率的万能险迅速扩大保费规模,最终用于举牌。
监管与财务投资双驱动
此次险资举牌潮的出现,受监管鼓励和资产负债匹配需求的双重驱动。
2018年10月、2019年1月,银保监会连续发声,鼓励险企充分发挥险资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鼓励险企使用长久期账户资金,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允许险资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且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
另外,大型险企财务投资需求也是驱动因素之一。据方正证券分析,IFRS9(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下,险企的股票基金投资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比例大幅提升,总投资收益率波动性加大,倒逼险企加大对高分红、盈利稳健股票的财务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方正证券进一步分析指出,加大对盈利强、波动小、分红高股票的财务投资,一方面有利于获取持续稳定的股息收入;另一方面,能够拉长资产久期、进一步提高资产负债匹配度,以防范利差损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推动利润和价值共同稳健增长、稳定估值中枢,同时在未来获取监管的投资政策倾斜。
哪些股票有望被举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轮险资举牌主要以长期财务投资为主,举牌对象基本上都属于市净率低于3倍、股息率较高(超过3%居多)、基本面稳定、股权相对分散的企业。
据了解,近期多家大型保险公司正在蓄势待发,择优遴选适合自身资金特性的举牌标的,下半年大型险企举牌可能加速。
对此,根据今年来举牌对象分析,以市净率低于3倍,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50%,近三年来股息率大于2%为条件进行筛选,以下股票或将受险资青睐。
来源: 证券时报网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