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基金经理赚的是什么钱」
在投资市场上,诱惑是很多的,总有人告诉你,他可以打败市场,但实际上他们赚的钱不过是你交的手续费。
1、股票分析师:赚你的手续费电视上的分析师,通常都是券商营业部的投资顾问,他们就是赚佣金的。所以会经常鼓励大家短线操作,因为每交易一次,他就提取一部分佣金。你买卖的次数越多,他的佣金收入也就越多。不管你赚没赚到钱,他都肯定是赚钱了。
有些券商的主要业绩都来自于投行业务,他们帮助公司分发股票或者发行债券,卖给无知的投资者,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券商跟投资者根本就是对立的。他们希望傻子越多越好,并不希望你变得聪明起来。
2、银行理财经理:赚销售提成银行理财经理层次不一样,水平不同,很多经理会忽悠投资者买涨势最好的理财,或者买新基金。
涨势最好的理财产品,收益已经反映到价格中了,再买就是高位接盘了,但是这种理财最好卖。
而新基金给的提成特别高,这些理财经理是赚销售提成的,当然愿意卖自己赚的最多的产品。谁管你赚不赚钱呀。
例如,前几年,银行经理推荐很多买了军工股基金,当时军工股涨的最好,这些人买了之后就被套,资产腰斩再腰斩。
3、基金公司:赚管理费基金公司也是靠收管理费赚钱的,根据管理的资金规模来取得一定比例的报酬,而不是根据业绩取得,所以基金公司就很有动力把资产规模扩大,这样他们就能赚到更多的钱。
而管理费的用途一部分就是营销,所以这就相当于,用你自己的钱忽悠你,为此基金们也不惜一切代价,去制造明星基金,明星基金经理。
1)什么情况基金会失去客户呢?
只有在基金的表现,远远差于市场的表现的时候,基金才会失去客户。换句话说宁要平庸,不要激进是资管行业的潜规则。基金业绩能够跟市场保持一致,就不会失去客户。而一旦这个基金试图战胜市场,那么就有很大可能被市场所击败,最终导致客户大量流失。
有时候,基金并没有那么长期的战略眼光,他们也会根据短期的情况展开竞赛。因为短期排名靠前,会得到更多的奖金,而短期排名靠后则就会压力山大。为了业绩排名,从而获得更好的绩效,基金公司往往会采取短视的做法。
比如该低位买入的时候,很多机构可能会顾忌短期的业绩,而不敢买入;该高位卖出的时候,又还想冲下名次,结果没有调降仓位。
2)基金更加关注相对业绩,而不关注绝对业绩
基金只希望跟市场指数和同行业绩进行比较,而不关心为投资者赚多少钱。
比如到了年底大家会说,我今年跑赢市场10个点,但也许市场跌了30%,而他的业绩也实际亏损了20%。
一般在牛市里,基金公司都会有大量发行新基金。发更多的新基金,他们就有更多的管理费可赚,甚至他们非常清楚,在股市高亢的时候,发新基金就等于让投资者高位接盘,但谁管呢?赶紧趁着自己的业绩好,让自己赚到钱就好。
不得不再强调一下,不要买新基金,特别是不要在牛市里买新基金,如果非要买,可以等他们发行完成,建仓完毕,进入封闭期的时候在二级市场上折价买入,那时候一般会打8折!
4、专家: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卖出大家在生活中总爱听专家的观点,这些专家通常不是券商就是基金或者是私募的大佬。
这些人有一种看涨倾向,他们总是希望股市好起来,能够涨的再多一点,因为那样他们赚到的钱才会更多,所以即使市场已经特别高估了,我们身边也会有很多券商集体看涨,而不大可能给出卖出建议。
1990年的时候,一个叫做马文洛夫曼的分析师,给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亚特兰大城市酒店,写了一篇负面研究,结果丢掉了工作。所以这都是教训,大家现在顶多给个中性评级,所以投资者应该自己会看,所谓中性就是卖出,所谓看好,就是中性。
你身边所有的专业人士,其实都是相当危险的,所以必须得保持警惕,应该知道他们的立场,也必须记住教训,这些人是不可能对你提供帮助。
所以买什么基金,千万别听理财顾问,也别听银行销售的,更别看网站上那飘红的业绩,一定要认真分析基金过往的表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