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基金一直跌不卖会怎么样「为啥今天债券基金普遍跌」
今年4月份初,朋友小方手里有20万元,准备在7月还房贷,想着还有一段还贷时间,就想做些投资理财,赚点零花钱。经好朋友推荐,在理财平台上购买了一款标注“稳健型”的债券基金。
不到一个月,小方的账户已经有2000元的收益了,但在5月份风云突变,债券基金收益每天下跌,看着账户2000元的收益,跌成1000元,500元,而且还房贷的日期将近了,小方忽然感觉迷茫了!卖出吧,收益少不甘心;持有吧,也不知道会不会继续跌...
本想靠这个赚点零花钱的小方,瞬间不淡定了,眼瞅着以前的收益一点点跌没了,心疼!更关键的是,不知道债券市场后面的行情怎么走,迷茫!真的搞不清楚,债券这种靠借钱,到期归还本金利息的方式,明明收益如此稳健,为什么这段时间不仅没赚到钱,而且还把之前的收益亏进去了呢?
估计有很多理财朋友都有和小方一样的疑惑,在给出我的答案之前,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债券和债券基金。
01、什么是债券和债券基金?我们首先来看看债券的官方定义: 债券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借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 债权债务凭证。
看上去是不是比较拗口?下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你就清楚了。
话说小东经常喜欢买奢侈品,但经济收入不允许,这时候小东想起,邻居阿邦存了很多私房钱,他们关系也不错,就向阿邦借钱。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阿邦担心借钱给了小东,但为了预防小东“故意”把这件事忘了,阿邦要求他写一张欠条,等到到期日,小东必须偿还本金和利息。
这张欠条,就是债券的雏形,里面包含三大部分:
债券面值(借多少钱)
到期日期(借多久)
利息(到期给的补偿)
懂了吧,债券本质还是欠条,只不过换了个官方而又文雅的名字罢了。
债券基金就是一个篮子,往篮子里面不断地装入符合投资要求的债券,通过长期持有赚钱收益。而这些不同类别的债券,则由不同的发行主体发行。
02、债券基金的上涨或下跌和债券的发行主体相关印小小的一张纸就能借到钱,这是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吗?你想多了,要印发债券,还得看有没有资格,目前我国只有以下3种发行主体:
①政府债券。由国家政府或者地方政府发行,信用一流,风险低,利息也低。
典型代表:国债
②金融债券。由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发行的债券,受到国家监管,风险低,利息一般。
典型代表:中国银行专项债
③公司债券。由公司发行,由于公司可能倒闭,也可能还不上钱,风险大,收益也高。
典型代表:中国石油债
我们按风险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按收益由低到高是:公司债券-->金融债券-->政府债券。
而一般的债券基金为了收益稳定,以及让收益长期跑赢市场同类产品,通常都会配置大部分的国债作为保低收益,同时配置收益稍高的金融债和企业债去提高整体收益。
所以总体上看,债券基金的上涨和以上三个发行主体发行的债券都有关系,债券基金显示的收益,是它们市场价格走势综合起来的一个数值。
03、国债利率和债券基金有什么关系?关系大着呢!
首先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债券,还本付息时,就算财政还不上国债了,国家还可以印钱还给你,所以国债的风险非常小,几乎等于0,所以国债利率也被称为——“无风险利率”。
既然风险那么小,国债的利率自然也要比公司债低。
假设一种极端情况:一家公司的债券和国债的利率都为3%,我们很显然会选择国债。因为公司有违约的风险,而国债没有;
再假设一种更极端的情况:如果国债的利率提高到了4%,那么我们会疯狂地买入国债,同时抛售掉公司债券,并用抛售公司债券换取的现金疯狂地买入国债。
至于公司债券,谁都不肯接手,债券价格立马下跌,而持有大量公司债的债券基金,基金净值也会应声下跌。
债券短期的价格波动,跟两个词有关:供给、需求。
如果市场上某个债券,大家都想要,供不应求,债券价格就会蹭蹭往上走;反过来,如果这个债券大家都不看好,没人愿意接手,供过于求,债券只有打折销售了。
04、这次债券基金下跌是什么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债券基金不是一个固定收益类产品,所以它有涨有跌是一件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
经过前面的分析,相信很多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都知道答案啦。这次债券基金下跌是因为:十年国债利率上涨了。
大家可以下载“英为财情”查十年国债利率走势,可以看到,从4月30日起,国债收益率从2.50%突然暴涨到2.63%,涨幅比例高达5%!所以大家可以手头买纯债基金,是不是大多数从4月30日起连跌几天?
这里咱们再梳理下基本逻辑:国债利率上升——>大家都去买无风险高利率的国债——>公司债没人买,价格下跌——>债券基金净值下跌。
所以前面的小方,在4月份还有2000块钱的理财收益,巧的是,小方前脚刚买了债券基金,收益还没捂热,国债利率就大涨,只能看着收益一点点被蚕食。
所以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来源于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你永远也赚不到超过你认知范围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凭运气赚的钱,最后往往会靠实力亏掉,因为实力匹配不了财富,这是必然。
05、买了债券基金亏钱了,如何解套?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像小方一样,本来想买债券基金攒点小钱钱,但却不小心做了趟过山车,被套住了怎么办?这里给大家3点小建议:
判断当前债券基金的波动是否在自己可以承受范围内。
①如果波动已超出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或者这笔钱后期要使用,可以考虑赎回至一些风险更低的投资品种,比如优质的线上银行理财。线上理财产品现在已经很普及了,它本质上就是把钱借给银行,到期之后呢,银行会通过线上,把定期的本金和利息,原路返回给你的账户。
大家可以通过“支付宝”-“理财”,或者“京东金融”-“银行精选”,选择适当的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不用过多看说明书,你去线下银行存定期,也不问银行,我存的钱怎么用吧?
线上银行理财其实也是一个道理,你只需关注以下5点:
① 存款时间:取决于你这笔钱多久不用
② 起购金额:产品的起投门槛是否达要求
③ 产品期限:最长可持有多少年
④ 计息规则:多长时间计算一次利息。
⑤ 存款利率:到期能拿到多少利息
②如果波动尚能承受,那就不妨再等等,延长持有期限,利用时间换空间。从家庭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债券基金属于稳健型资产,股债平衡,任何时候买入债券基金都是可以的,不仅可以防守,在你缺钱的时候,还可以随时变现。
红色线是在2010年到2018年,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走势。大家可以看到,即使在2014年有短期下跌,但是只要长期持有,收益还是能维持在6%-8%,给你稳稳的幸福。
总结一下:
债券基金的风险,随着你持有时间越长,风险越低;而基金收益,则随着持有时间越长,越趋于6%-8%的收益。所以如果你能承受短期的波动,而这笔钱又不急着用,则可以长期持有,用时间来摊平风险。
③风险承受能力再高的投资者,不妨考虑调仓“固收 ”理财产品。不少小伙伴有些纳闷了:固收 究竟是个啥?
从字面看,分两层意思,“固收”和“ ”。
其实这是一种投资策略,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在争取基础收益的基础上,寻找多种策略(也就是“ ”的概念)中确定性较强的机会,力求提高固收 策略下的整体收益。
①固收打底。
“固收 ”里的固收,全称是固定收益,固定收益是按预先规定的利率支付的收益。固收 里的固收通常指相对收益确定性更强、风险更小的债券类资产。
②“ ”的是什么?
“ ”的部分,就是基于固定收益之上的“弹性收益来源”。“ ”什么,其实比较多元,具体看基金经理制定的详细投资策略和他们本人擅长的弹性领域。
例如下面的图,是某只“固收 ”产品的《投资组合说明书》,里面清楚标识了“ ”的投资范围,最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债”、“可交换债”、“股票”等。
“ ”的既是收益,同样也是风险。债券层面之外,可以加的投资策略也不少,具体比如股票投资、打新、定增可转债、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等,只要能增厚收益的机会,都有可能成为固收“ ”部分的策略。
请大家务必记住,投资一切都是以人为本,必须独立思考,独立决策,自己为自己的钱包负责。
06、最好的总结在目前国家货币宽松的大背景下,十年国债利率会长时间上行,即未来持有债券基金,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回到小方身上,其实如果他多学习一点投资知识,不要盲目听信朋友推荐,就不会这么被动和迷茫。
正如巴菲特所说:“即使我和比尔·盖茨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我看不懂微软,所以我也不会考虑买这家公司的股票”。
也许我们的投资成就永远达不到巴菲特那么厉害,但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都能让我们事半功倍。从故事中获得投资的道理和智慧,实在是件再聪明不过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