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证券行业人均月薪5 6万元「证券行业的薪资待遇」
听说证券行业人均月薪5.6万元。
位于2021年薪酬最高的行业榜首。
这种人均工资的新闻屡见不鲜,特别是金融行业的高薪新闻一直是市场上的热门话题。
但是,却有很多人拿这个来做标题党,相信你们都看到过“金融行业年薪百万”的文章。
以至于在很多人的眼中,进了金融行业,离年薪百万就不远了。
事实上呢,样本计算出来的都是平均薪资。
实际上有多少人能够拿到呢?也只有行业内最厉害的几个人才能拿到,却被当成整个证券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薪资。
很多小概率事件,反复出现,就会让人们误以为这是常规事件。
比如你常常在网上看到年薪百万的同龄人和一夜暴富的新闻,你的自我认知基准就会被不自觉地调高。
就会在心里觉得:我还没有年薪百万,是不是要完蛋了呀!
是不是觉得很搞笑!这个人均薪资跟我们的认知差远了。
事实上,我们都是被平均的命。
一、我们注定都是被平均的命
1、我和首富人均2000亿
人均收入这个统计指标,跟我们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我和首富人均2000亿,有我啥事?
你和马化腾的人均资产再多,关你啥事呢?
选用的50家证券样本公司,都是从A股选的,薪酬计算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股份方面,这样来看,很多的互联网公司、游戏公司都是没有在A股上市的,而他们更多的会有股份激励的。
证券行业有些部门的奖金比较高,而且,他们的奖金都是在3-4月发放的,那么,计算薪酬的时候就会显得证券行业人均薪资比较高,实际上,也不会比其他的行业高出多少来。
这种人均薪资的统计,跟我们普通员工就没有关系,根本就没有参考价值。
不要觉得证券从业人员薪酬都很高,大部分人都还是正常水平,10W-30W之间才是常态。
2、金融业内,人与人差异极大
要知道,在金融行业内,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级别,高管和普通员工收入差别是很大的。
我随便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吧。
1)投资部门
投资部门最主要的岗位是投资经理和研究人员,年终奖一般是跟着业绩走,牛市的时候,可能有个几十万,熊市的话,有可能一分钱没有。
2)投资银行部
投行的主要岗位有保荐人和项目经理,工作时间长,出差严重,但是薪水高福利好。如果你接一个大单子,有可能分成达到百万,薪资让人羡慕,但是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3)研究所
一般说的券商研报就是出自于券商研究所,主要岗位就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如果是首席研究员,或者能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排名上榜的话,年薪能过50万 。
4)经纪人和客户经理
营业部的经纪人和客户经理,日子是最不好过的,如果行情不好,每月的业绩考核压力会非常大,而且收入很低,每月4000-5000元左右的工资。
天天看尽各种人的脸色,没有客户积累很难做下去。
券商是有名的“看天吃饭”,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很大,在券商行业中表现尤为明显。
按照行业惯例,券商基本遵从着“20%的人拿80%的收入”的定律,不论是不同部门之间,还是同一部门员工之间都是如此。
就说已经披露2016年年报的A股上市券商,董监高薪酬在500万以上的就有29位,其中还有3位薪酬过千万。
“二八法则”,八个人被拉平均的,两个被狠狠拉低的,平均数想必你懂的。有神回复说,姚明和潘长江的平均身高191com,很形象。
一般来说,级别高的人可以拿到百万年薪,而刚刚入职的新人可能只有几千元月薪。
这就是人均收入和我们普通人没啥关系的原因,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级别,所拿到的工资就是天差地别。
二、证券业有哪些典型的高薪岗位
券商有哪些核心部门
券商业务条线较广,覆盖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资标的涵盖股、债及各类衍生品等。
主要的部门包括投行、资管、研究、资管、自营、直投、另类、机构、财富、经纪等。
投行业务有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
研究条线有宏观、策略、行业研究及机构销售;
资管业务有二级标准化投资、一级非标形式的传统或新型业务;
自营条线内部既有投资股票、债券的投资团队,又有研究量化、衍生品的团队。
部门实在太多,基本上资本市场里有对应的业务,券商内部就有对应这块的部门。
所以只能大体划分为前、中、后台条线。
券商前台业务条线举例
前台的业务部门直接为公司创造价值,如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研究所、资产管理业务、自营等。
(1)经纪业务总部:
经纪业务为投资者代理买卖证券。
经纪业务是大部分证券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经纪业务总部收入比较平均,而营业部收入随交易量多少差距较大,营业部的投资顾问为客户的投资提供咨询服务,收入也随业绩高低分化较大。
(2)投行业务部门:
一般指 IPO、并购、非公开发行等股权融资业务的业务部门,范围较广。
投行部连接了资本市场与实业,它通过股权、债权等形式帮助企业融资,或通过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形式协助企业的产业投资与升级,有些公司投行部也负责承做一部分债务融资工具。
(3)证券研究所/研究部:
主要负责研究上市公司,向买方发布相关领域或公司的研究报告并提供各种服务。
研究所赚取通过佣金创收,对于券商本身收入来说赚钱效应一般,却作为智囊团吸引着潜在客户,体现资本市场影响力。
研究团队会研究宏观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间的互动联系以及各自特点等,挖掘有价值、有投资亮点的上市公司,为投资人的投资决策提出建议。
(4)资产管理部门:
资产管理业务本质上依托于信托关系,以某个资管计划的名义进行投资来提升对客户资产的投资运作,未来收取管理费后将剩余投资收益返还给投资者。
券商资管业务范围较广:过去的大集合募集资金投资被叫停后,二级市场上不少券商取得了公募牌照,进军公募市场。
小集合募集资金投资和公募基金的专户产品类似,但无法公开宣传且门槛较高,所以规模不大。
另外,券商较多类投行实施了定向资管计划,虽然费率较低,但能快速铺开局面和扩充规模。
整体上,券商资管业务依托于营业部、投研体系等,在金融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5)券商直投子公司:
属于券商的PE,投资股权,专注不同阶段的均有。
(6)自营部门、另类子公司:
自营条线就是拿券商自己的钱来做投资,属于买方,算是非常好的岗位,尤其上市券商的体量不小。
一般自己的自营部门主要是投资标准化的资产,具体投资非标的会放在另类子公司,直投子公司(私募管理人)等。
其他还有很多,但凡是做业务,直接给公司赚钱的,都可以归到前台类的岗位。
券商中台业务条线举例
中台主要包括风控、合规、产品等部门。
对于前台业务而言,中后台职位虽然待遇、激励方面弹性可能不够高,但长期发展稳定且前景广阔,例如风控、合规专员、产品经理等。
业务实践中往往项目承揽、承做合一,优秀的中后台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风控、合规等岗位还需要对项目有较高的掌控力。
随着金融业风控要求日渐提高,中后台重要性越来越大,并能够把握实质风险,项目参与深度也会提高。随着金融产品的发展,产品经理等专业型岗位与业务岗位的联系会越来越密切,专业分工会更为精细。
(1)风险管理部门:
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控各业务部门运作情况,有些公司风险管理部很强势,在某些业务问题有一票否决权,也有些公司的风险控制部门分散在各业务部门驻点,比如有些公司交易系统设定自营买卖必须要过风控岗才能下单。
(2)合规相关部门:
合规部门有时也叫法律合规部或法务部,它由合规总监负责,有权向证监会直接报告公司合规事项。
同样的职位在证券公司称为合规总监,基金公司称为督察长,期货公司称为首席风险官。
其他还有很多,负责支持或者对抗前台做业务的,相对具备技术的岗位,都算中台类岗位。
券商后台业务条线举例
后台部门包括财务、人力、综合管理、清算托管和信息技术等。
后台部门与非金融机构之间差别并不大,如券商后台部门清算托管的主要职责是根据证券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发布的交易数据,结合交易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的交易数据,进行清算交割,并和托管行进行核对,完成资金划付,也有些券商的清算托管部门为公募基金提供清算托管服务。
券商有句话看天吃饭,因此行情很重要,行情好了,项目多奖金多、股市涨了收益高了奖金多,自然收入高。
三、金融业的薪酬到底是怎么样的?
1、薪酬的结构
都说金融行业待遇好,特别是前台业务部门,传说中动不动都是年薪百万,多少人都趋之若鹜。
一般来说,金融薪酬机制一般有三种形式:
1、大锅饭:base是一块,相对来说是三种机制中最高的,年终按照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由各团队根据团队业绩情况对年终绩效包进行内部分配,相对来说偏重公司整体经营情况,综合考虑团队业绩情况。
很多国企背景的金融机构是这样的薪酬结构,内部区别在于是切的总体蛋糕大小。
另外中信、中金可能有些不一样就是按照内部细分各职级,各职级的打包薪酬基本一致,比如多少个月年终奖这样子。
这种分配机制相对稳定可预期,但收入弹性比较小,在行情好的时候并不占优势。
2、小包干提成制:根据团队业绩,综合考虑公司经营情况,除了base以外,有一块是公司统一的年终绩效,另一块就是项目提成这个提。
成比例不是太高,可能在10%左右,主要是一些大点的民企金融机构,base次之,也属于不太高的水平,很多是集团公司,集团实力还可以。
3、大包干:团队薪酬、差旅及分摊的办公费用都要自己承担,除了base,其他就要靠团队业绩了,按照高提成计算。
这种base相对来说是最低的,工作三年左右的估计也就在一线解决基本温饱的水平;每年根据团队考核业绩收入扣除上述成本后,按照可能60%等等比例计算,有些可能50%、70%等等。
这种中小信托、券商比较多,base比较低,提成高的一匹,能不能兑现就看公司的信用了,专门用来挖人抢单子冲业绩的。
金融行业那么多种,相对来说证券行业工资,是高于五大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领域。
除了基本薪水,券商工作出差强度大,一般的券商从业人员每年出差200天左右,仅出差补助就是令人羡慕的一项收入,逢年过节也会有相应的过节费、探亲费、其他交通补助、通讯补助、餐饮补助等。
2、现实的情况
首先看多少比例的base和多少比例的奖金,金融行业其实会非常看重奖金,这也是薪资高的原因。
比如说在券商系的PE当投资经理,税前大概是两万多的base,年底就有可能拿到6-12个月的奖金,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补贴,税前勉强接近了50万。
还有大型的券商的投行部,方差大。
基础薪酬,工作五年确实大部分在VP级别,大概基础薪酬在2-3w,少部分券商的VP可能才1.5万。这部分基础薪酬加起来就是20-30万。
奖金方差就非常大了,主要看团队到底有没有出项目。
倒不至于像某回答说是最低0这么低,如果你们团队真一个项目都没出,也会给你们匀一匀,再怎么说有个2-10万应该有,主要看团队。
出了大项目,团队奖金多,但最后也要看具体承做人员的贡献。
比如说:一个项目几千万的承销费,几百万到项目团队,基本团队老大肯定要拿大概一百万左右,项目负责人(VP)可能拿个30-100万,其他工作年限不长的年轻人,根据工作劳累程度,大概10-50万左右。
说按强度,最后也很看职级,刚入职应届生可能非常辛苦,最后也就发个10万左右。
我这只不过是举个例子,具体还是要看团队领导,毕竟他说了算啊。
不要看到人均平均收入就觉得金融行业工资很高,实际上薪酬差别很大,不仅仅是要看部门、职级、贡献程度,而且,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进入的都是金融行业很普通的岗位,做的都是最普通的工作。
总的来说,就是参考平均数是真的没有任何价值的。
3、正确的态度
金融行业是狩猎文化,其实挣多少也没必要留存,大家直接分了,因为不像实业那样需要啥生产资金。
而且,本身挣钱靠的是帮助实业,或者帮助有钱人去投资和融资挣钱,等于加了很高的杠杆。
而你在金融行业,到底能挣多少钱,完全取决于你的价值。
体现在哪?一个是你能给公司挣多少钱(前台)?一个是公司是不是没了你不行?(中后台)
所以去想什么公司能给多少钱,也就是小年轻可以想想。
工作一定年限之后,大家都很现实,都问你来了能够给公司挣多少钱,而给公司挣的钱里,公司给你会分多少。
而好的公司,就是一个给支持,二分配合理。
现实中大家选择工作和岗位的逻辑,大部分是错的,大家总想着公司怎么样,我就怎么样。但实际上你离开了平台一文不值。
其实应该想着的是,离开了这个公司,我还能带走什么,什么是属于我自己的。
所以应届生你说啥公司开高了一千两千的,根本不是事儿。再说应届生基本没什么议价能力。
你要考虑的是你在这个平台,能够积累到什么。
你的什么样的能力和资源,可以去到其他平台,也可以给公司挣钱。
只要你能给公司挣钱,你的议价能力是高的,公司不敢克扣你,因为你随时可以换一个平台继续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