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债券违约 投资人应该怎么办理「债券违约后怎么兑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年初至12月14日,共发生115只信用债违约,违约金额高达913.19亿元,较2017年的49只信用债违约、违约金额251.37亿元均有明显增长。
2018年信用债违约“雷声”不断,作为投资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债市违约,投资者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踩雷”?
债市违约,是普遍存在的市场现象
2014年以前,债券违约在中国是不存在的。一直以来,在债券市场都有政府兜底、刚性兑付的不成文规矩,所以在大众的印象里,债券投资是“非常安全”的。
但是,正如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中所说的:“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人有生老病死,企业也有生命周期,债券发行主体实力有强有弱,就会出现还不上钱的情况。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刚兑”的危害
如果不让投资者承担债券损失,就无法培育理性的风险意识,投资者坚信政府会买单,就会敢于无限度投资高风险债券。长此以往,高风险债券规模会越来越大,风险不断被积累。
事实上,债市越有深度,风险定价功能越完善,债券市场整体违约率就可能越高。在发展比较成熟的美国、欧洲债券市场,违约也是普遍存在的市场现象。
此外,市场上对债券违约的反应总是过大的,正所谓“债市违约1%,舆论压力100%”。据新世纪评级发布的平均累计违约率来看,2014—2017年总样本1—4年期的平均累积违约率分别为0.39%、0.89%、1.40%和1.56%。相对市场上债券总量,债券违约比例其实十分有限。
违约风险,与债市价值并不矛盾
因为刚兑被打破,债市就没有投资价值了吗?
我们很清楚股票可能遭遇股价回调、公司退市、公司破产等风险,但它并不改变股市的投资价值。同样,违约风险与债市价值并不矛盾。就“势”论市,在2018年债市走出小牛之后,研究机构仍然看好债市未来趋势。
联讯证券认为,2019年负债端会先于资产端修复转好,具有确定性的趋势性机会且高收益的资产仍然会相对缺乏。在这样的格局下,至少在2019年上半年债券仍是最优选择。
齐鲁资管认为,对中国而言,美国加息步伐的停止给国内利率下行也将提供了一定空间,加上明年货币宽松但信用仍紧,经济增速下行、通胀压力减弱,对利率和高等级债券资产构成利好。
而从债券的属性和周期看,债券投资其实不用过多担忧牛熊转换,债券本身是一项值得中长期配置的资产,是跨越周期非常不错的选择之一。过往12年公募债券型基金的业绩显示,仅2011年和2013年略亏,其他年份都是正的收益。
谨防踩雷,选择实力雄厚固收团队
债市违约的存在,并不是说债券不值得配置,而是说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加强风险意识,关注风险水平。当然,对于债券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就是要选择真正投研团队有实力、风控严格、信用甄别能力强的管理人,通过他们来帮助筛选信用债和排“雷”。
本文源自银华理财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