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印钞100亿「公司利润需要缴纳多少」
最近,央妈发布消息称,要向财政上缴1万亿的利润,具体内容:
今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有些人以为是央妈印了1万亿交上去;还有一些解读说上缴利润其实就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更多人不理解的是:央妈靠啥赚钱?
针对这三个问题,咱们来一一解答:
问题一:上缴利润一万亿,并不是央妈印了1万亿交上去,而是实实在在赚得。其实央妈赚钱的途径有很多,下面会大概讲解。
问题二:所谓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其实就是在财政缺钱的情况下,银行通过印钱来解决。所以,这里所谓的上缴利润,并不是大家所说的什么财政赤字的货币化,而是央妈实实在在将赚得的利润交给财政。
问题三:央妈靠啥赚钱?其实,各国央行赚钱的途径有很多,央行上缴利润一直都是有法律依据的。
比方说美联储吧,其赚钱的方式也不少,有从持有的各种证券中获得收入,这些证券是在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过程中获得的;也有从银行贷款中获得收入,像向储蓄机构提供一些收费服务,如支票清算、资金转账和自动票据交换等;还有利息收入,持有黄金带来的收入等等…
2015年,美国的FAST法案就有规定,美联储在扣除营运资本、股息以及维持美联储100亿美元盈余以外的其余利润都需要上缴至财政部,而且是每周必须上缴一次。
如果一年中的利润不足以覆盖营运成本、股息支付以及100亿美元的盈余,向财政部的缴款就会终止。此时,美联储应在资产负债表上记录递延资产,以代表其在向财政部上缴收入前需要实现的利润。
FAST法案出来以后,美联储向财政部的缴款力度就增强了。像2016年,美联储实现了927亿美元收入后,其中915亿美元就都上 缴给了美国财政部。
还有去年,美联储获利117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投资组合中债券的利息收入,依靠利息赚到的钱也基本都上 缴 给了财政部。
顺便附上美联储每年向财政部“上交”的利润图,单从这个图就可以看出:美联储不仅没有从国会那里获得“拨款”,反而还将自己的大部分利润“上缴”给了财政部。
那么咱们的央妈又是怎么赚钱的呢?
众所周知,央妈作为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一向都是不以赚钱、不以利润为目的的,当然,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央妈就不能赚钱。
其实,央妈的盈利模式和商行差不多,赚的都是“利差”,啥意思呢?就是说,一直以来,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央妈都会“被动赚钱”,这个利润的来源本质上就是资产负债的“利差”。
至于这种赚“利差”的资产,主要包括两大块:
1.国外资产
像外汇储备经营收益、汇率变动带来的收益等
2.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
这个包括向其它金融机构再贴现或是再贷款获得的利息收入等
当然了,也不是说央妈就一定被动赚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央行不仅可以赚钱,也可以亏钱;账上既可以有利润,也可以有亏损。至于是亏损还是赚钱,这要看他执行国家政策后的结果。如果亏了,就说明他是为执行国家政策时亏的;如果赚了,那说明他在执行国家政策、完成央行的宏观调控目标是被动赚钱了。
所以说,不管央妈是赚钱还是亏钱,都是一种被动的结果,并非有目的的主动所为。当然,央行也有职责: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即就业、通胀、经济增长等。如果央妈也有主动赚钱,那也是职责范围内被动所得。
说白了,央妈上缴利润,站在会计项目的角度,就相当于下属企业上缴利润,相当于把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上,但是钱同样还是在央行的账户上。
既然如此,可能有人要问,“既然都是在央妈账户上,那就不用转来转去了?”
其实,有这样的上缴规定,咱们在此暂且不考虑,单从功能性来说,转与不转还是有差别的。
央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虽然可以赚的利润,但是不具备投当等功能。而钱放在财政里就不一样了,财政部门可以进行实打实投资,可以把这一万亿投到某个实现新能源发展目标项目上,可以投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项目上,这种功能性的投放,都是有利于经济、有利于发展的举措。
顺便再说句废话!
有没有发现,央妈是靠赚差价、赚利息获得利润的,那么,什么情况下,央妈的利润会大幅增加?
危机发生后!
危机一旦发生,为刺激经济,各国央妈就会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幅度下调利率。利息成本降低,大规模的贴现和再贷款就增加了,央妈的利润自然也跟着大幅增加。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必删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