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融资平台现状「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定产物,在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中,极大的缓解了当地财政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但在其发展中,问题也逐步显现,主要存在负债重、盈利能力低、政企不分的问题。
平台债务负担重,偿债风险高。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快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上下游产业的联动,然而,由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普遍存在建设周期长、收益空间小的劣势,为满足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只能大额举债。根据国家财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范围内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4.08万亿元,比2018年增加5.69万亿元,政府负债率高达76.7%,部分省市超过了100%的国际警戒线,包括湖南省(101.7%)、天津(106.8%)、云南(109.9%)、内蒙古自治区(130.3%)、辽宁(144.6%)以及贵州(149.7%)。另外,地方投融资平台与政府部门、其他企业之间存在大量的资金拆借、担保等行为,随着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链、担保链不断延长,债务违约的风险高。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应利用相关的政府背景或通过市场化转型,提升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通过发行债券与多种债务融资工具,直接向社会融资,或在证券市场整体上市,利用股权进行融资,也可以利用地方政府配置的资产资源,运用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方式融资。
融资项目收益率低,盈利能力低。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业务大多围绕投资、融资展开,且多数投资项目为回收期较长的半公益和准公益性项目,以营利为目的经营项目占比较小,如经审计摸底调查发现,某市一家投融资平台公司的主要业务为为政府投融资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经营性业务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1.39%。总体而言,与市场化企业相比,平台公司盈利能力较弱,利润来源单一,可持续经营风险较大。
在转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应注重对存量资产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利用,在未完全市场化运营阶段,参与市政建设项目,待市场化改革后,通过产业嫁接,参与规范化PPP建设项目;同时,通过注入优质资产进行优良化运行,通过进行合理化分工,合理安排各类政府项目投资,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
治理结构不完善,政企不分。
虽然地方国有投融资平台在形式上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但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班子成员,大多是由政府官员担任,部分地区甚至由当地财政、建设部门负责人兼任。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专业背景以及风险防范的意识,甚至不计项目经营效益,按照政府指令办事,单纯追求政治效益。政企不分导致平台公司自主性弱,脱离了现代企业发展轨道。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应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产权更清晰、权责更明确、政与企分开、管理更科学,成为独立市场主体,规范运作;完善公司内部决策程序,以严格的审批程序监管资金划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控制平台自身的债务风险。
总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要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加强市场化经营和自身造血能力,逐步显现市场竞争优势,顺利转型。
作者:刘偲,北大纵横特聘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