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筹码和蓝色筹码「筹码怎么看红色和蓝色代表什么」
红筹股及H股
相比上期提及的B股市场,真正浴火重生的是香港H股市场。
H股晚于B股一年多诞生,1993年6月,“青岛啤酒”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每股2.8元,开市第一天即以3.6元收市,升幅为28.57%。1994年5月,中国证监会顺利完成了9家H股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计划,其中的“马鞍山钢铁”上市首日升幅便达60%。
1994年7月,中国证监会再接再厉,推出了第二批22家国有企业H股的计划,但直至1996年年底,只有13家在港交所上市。究其原因,是已上市的大部分H股公司的利润大幅滑落,二级市场股价低迷。且不说国企本身的毛病,就是1994年前后的宏观调控,就使这些处在以大型原材料基建为主的周期性行业的企业入不敷出。
同样是中资企业,当时的“红筹股”要吃香得多。所谓的“红筹”,是相对于传统股市的绩优股“蓝筹”而言的中资公司股票。比较精确的定义是在香港注册设立、由香港中资企业绝对或相对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相对控股的下限是35%的中资股权)。而H股与红筹股最明显的区别是H股在中国内地注册设立。
红筹股公司在香港上市是从1984年买壳开始的,也就是买下原有的一家上市公司,注入资金,避免了新公司繁琐的上市程序。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中国各行各业的热潮,红筹股也不例外,从1992年7月到1993年12月的一年半中,就有28家中资公司买壳上市,至1993年年底,红筹股已达36只。
其中最成功的是中信泰富,中信集团从1990年2月至1993年1月进行了四次大收购,中信泰富的市值由不足10亿港元猛增到300亿港元以上,并在1992年被纳入恒指成分股。但中资企业的竞相上市,也使壳公司价格陡升,造成资源浪费的混乱局面,很快被国家制止。于是,以1992年7月上市的“招商局海虹”为标志,到1993年年底,共有9家红筹股在香港直接成功发行上市。
1996年5月30日,以上海市政府为背景的“上海实业”在港成功上市,掀起了地方窗口公司红筹股上市潮,并带动红筹股板块大幅上扬。1996年红筹股指数上升109.6%,为同期恒指升幅的3倍,有4只红筹股名列香港股市十大升幅排行榜,分别是光大科技(622%)、中国石油(599%)、光大国际(433%)和华润创业(355%)。
1997年,香港回归热达到沸点,北京控股上市和上海实业的注资为红筹股火上浇油。北京市政府将“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燕京啤酒”等多项优质资产注入在港窗口公司“北京控股”,然后在1997年5月发行新股,市场反响空前热烈,认购申请表两次加印,共达110万张,超额认购达1,276倍,冻结认购资金2,149亿港元,都创下了香港股市的最高纪录。
而上海实业在1996年上市后不到一年时间的两次注资,似乎也在为北京控股等地方政府窗口公司的未来背书。上海实业共配售新股78亿元,收购上海市政府手中的8个优质项目,股价由上市时的10港元升至1997年7月的40港元。
1997年被当地媒体称为“红筹股年”,整个股市全年集资800亿港元,打破了年集资额历史纪录,其中有90%为红筹股和H股公司所得,11家红筹股公司发行上市,集资额达460多亿港元。继1996年之后,又有5只红筹股列入1997年港股十大升幅排行榜,分别是“中远国际”(368%)、“兴港集团”(355%)、“香港联想”(251%)、“中国石油”(202%)和“光大国际”(169%)。
最不可思议的是,1997年6月16日香港恒生指数服务公司设立了“恒生中资企业指数”(即“红筹股指数”),设立后首日升幅即达7.2%,到8月底升幅竟达127%。
早在1994年8月8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即“H股指数”)已然推出,起初成分股包括已上市的全部H股公司,自2001年9月后,开始采用选择性成分股制度。到1994年9月,H股指数曾达到1,561点,此后的两年中一直徘徊在1,000点上下,也就是回到了1994年7月8日H股基准日的基数点。
1997年的香港股市,不仅红筹股大热,H股市场也是如日中天。1997年1月,国家公布了第三批候选海外上市的38家国有企业名单,当年有16家成为H股,筹资302亿元。当年短短8个月内,H股股价普遍上涨了70%, H股指数也达到1,700多点,而在年初,它才800多点。
代表港股总体走势的恒生指数虽无法与红筹股和H股相比,但也从年初的13,451点迅速攀升到8月的16,820点。也就在8月份,红筹股和H股达到巅峰,市值800亿美元,占港股总市值的15%。
1997年8月,亚洲金融风暴冲击香港,H股首先开跌,8月26日至9月2日,5个交易日内H股指数从1,783点跌至787点,跌幅为55.8%,已回到年初的水平。红筹股的跌势亦十分猛烈,仅10月13日一天,红筹股指数就下跌了6.2%,大大超过恒指1.4%的跌幅。
经过一年的急跌,恒生指数从16,800点暴跌到最低时的6,800点。红筹股指数从1997年7月的历史最高点4,110点跌至1998年9月1日的576.07 点,跌幅高达86%。到1998年8月31日,H股指数已是228.9点!1998年全年,41家H股公司除“科龙”外,全部跌到发行价之下,有的甚至跌破面值。
这样的财富洗劫速度和幅度是内地A股市场前所未有的。在此期间,广东省政府的驻港窗口公司“粤海集团”与广东省政府所属企业“广信集团”(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都出现了财务危机。粤海集团经政府重组,终于在2000年12月起死回生。但“广信”却宣告破产,直到2003年年初才清算完毕。当时国家并不是没有财力挽救“广信”,只是希望通过“广信事件”提醒投资者和债权人,不能盲目相信所谓企业背后的政府信用,市场应有自己的原则。
当时境外的债权银行及投资者反应十分激烈,动用各种力量游说抗议,终究还是没有如愿。应该承认,“广信事件”确实使人们对所谓“红筹股”代表的地方政府及部委背景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于是人们觉得红筹的概念应来自赌场上筹码的颜色,如此才更为妥贴,在赌场上,红色筹码所代表的赌资数额小于蓝色筹码。
本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